他發明了“別隆採圓盤”,為什麼戰後卻無法復原?

1945年2月19日,一個圓形碟狀飛行器在短短3分鐘之內便升到了1.5萬米的高空,平飛速度更是高達2200千米/小時,它可以直接懸停在半空中,更是無須轉彎就可以向前或向後任意飛行。說到這裡可能朋友已經想到,這就是傳說中的"納粹飛碟"嗎?是的,它就是納粹耗資數百萬馬克的"柏羅湟女戰神"號飛碟,它的技術在當時已是最高水平,遙遙領先於蘇聯、美國、英國。這是它首次試飛,但也是末次。

他發明了“別隆採圓盤”,為什麼戰後卻無法復原?

納粹飛碟想象圖1

1940年末,德國成立了一個秘密機構。主要任務就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該機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烏蘭努斯行動"是他們此次活動的代號。許多航空專家被集中在奧地利、羅馬尼亞的秘密基地,被迫為納粹研製飛碟;同時,軍備部為修建深埋於地下的秘密飛碟製造工廠、搬運和組裝各種機械設備而組織了大批的貧民、戰俘充作苦力。因為有了軍方的大力支持,一種極為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在航空專家們的"努力"下,終於被製造了出來,它就是"別隆採圓盤"。這是奧地利發明家維克托•舒伯格研製的"無煙無焰發動機"。其工作運轉時需要的只是空氣和水,它以"爆炸"為工作原理。這種發動機在"別隆採圓盤"上一共安裝了12臺,當發動機點火工作時噴出的強大氣流非但能夠給飛行器提供巨大的反作用力,同時還能用來冷卻發動機。因為發動機持續、不斷的吸入大量空氣,所以在飛行器的上空便形成真空區,這樣就為飛行器的提升提供了升力的條件。

他發明了“別隆採圓盤”,為什麼戰後卻無法復原?

納粹飛碟想象圖2

隨著戰事的發展,昔日帝國開始走向滅亡。這架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行器,被德國黨衛隊炸燬了。當紅軍攻入柏林並很快控制了佈雷斯勞市(今弗羅茨瓦夫)時是一無所獲,要知道這裡曾是希特勒專門製造"別隆採圓盤"的工廠所在地。但東邊不亮西邊亮,與此同時,一個由盟軍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小組,緊隨英、美聯軍專門收集關於秘密武器的各種情報。他們從黨衛隊那裡繳獲了大量的設計藍圖及草稿,其內容更是讓特別小組吃驚不小。原來從1934年開始,納粹已經制造出了七款RFC系列的飛碟樣機;另外,在一座廢棄的倉庫裡特別小組還發現了被德軍破壞的飛碟殘骸。它的發明者維克托•舒博格在戰爭中逃脫,後投向美國。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曾重金許諾舒博格,希望他能夠說出"別隆採圓盤"的製造原理,但被拒絕。1958年8月,舒博格在與友人的通信中有這樣一段話,1945年2月那些參與了試飛的飛行器模型製造的爆炸專家和工程師們在二戰後無一生還,所以現在的研製國家已不可能再製造出"別隆採圓盤"那樣的飛行器了。

他發明了“別隆採圓盤”,為什麼戰後卻無法復原?

納粹飛碟想象圖3

"柏羅湟女戰神號"真的存在嗎?"別隆採圓盤"還會復原嗎?歡迎朋友討論,發表各觀點。

晨曦說歷史,與您重溫。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