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要"五不慣,三不幫",這樣孩子容易成大器,父母也更省心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羅斯·高教授:父母要把握3歲左右的教育機會,一旦錯過,永不再來。

一年有四季,春種秋收,一旦錯過季節,很可能一年到頭顆粒無收。教養孩子也是如此,把握不住關鍵期,很容易把孩子推進深淵。

教養孩子要

父母愛孩子,不需要教,也不需要認真思考,似乎就是一種本能,一股渾然天成的力量。但是俗話說“愛之深情之切”,這種本能的愛,讓大多數的家長變得對孩子寬容、溺愛,尤其是小的時候。

然後就出現了一種常見的弊端:該管的時候不管,小時候,使勁的放縱,導致孩子壞習慣、壞性格、壞毛病一大堆,等孩子大了,影響孩子的人際、學業、事業的時候,不該管的時候瞎管,不僅不起作用,還導致親子之間成了仇人

教養孩子要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七歲之前是為孩子“塑型”的關鍵期。教養孩子要"五不慣,三不幫",這樣孩子容易成大器,父母也更省心!

五不慣

1、不慣"脾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階段會出現脾氣大的現象,第一個階段一個是3~6歲,第二個階段則是12~17歲。大多數家長只把目光放在了青春期,卻忽略了第一個階段。

教養孩子要

很多父母明知道孩子有臭脾氣,但是卻依舊過分遷就,總認為“孩子還小”,犯錯了也不批評、發脾氣全家人還得哄著,導致孩子造成了不明是非的觀念,等我們意識到不對,想要去管教的時候,孩子卻適應不了,逆反的嚴重。

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脾氣大的時候,不要慣著孩子,要及時引導、糾正。

教養孩子要

2、不慣"怨氣"

3到7歲的孩子,最喜歡抱怨!累了、餓了、煩了或是孤獨了……如果孩子經常有怨氣,性格容易變得自卑、消極,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抑鬱或自閉的現象發生。

教養孩子要

所以,這種行為一定不能慣著,要及時開導孩子,調節孩子的情緒,同時要多帶孩子出去走動散散心,一起讀讀書,做做手工,陪他做想做的事,不要冷落孩子。

教養孩子要

3、不慣"小氣"

不願意跟其他孩子分享

自己的東西,甚至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允許別人動。與其說是小氣,不如說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得失而不顧他人利益。

小氣又自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難以交到好朋友,並且不利於其性格養成。

教養孩子要

這大都是因為家長的嬌慣和溺愛

導致的,對此,家長們千萬不能只慣著,要適當的改變孩子,比如在家裡給孩子平等對待的榜樣,讓他們適當承擔家務,學會分享,關心他人。

教養孩子要

4、不慣"嬌氣"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城堡中,全家人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父母這種

自以為的溺愛,只會養成孩子嬌氣的性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無法得到提升,等長大後就很難獨立面對生活。

教養孩子要

所以從小家長就不要慣著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於培養自理能力。

教養孩子要

5、不慣"悶氣"

有些孩子彷彿天生就很自卑、內向,不管是遇到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事情,都喜歡悶在心裡,什麼也不跟家長說。

長期這樣下去,極大可能影響生活和心理健康,容易患上抑鬱症。

教養孩子要

對此,家長不要任其發展下去,要經常跟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把悶氣宣洩出來,幫助孩子樹立自尊、自信。

教養孩子要

三不幫

1、不幫"包庇"的忙

孩子做了錯事,怕被老師、家長懲罰,經常會出現讓別的孩子幫忙的情況。很多孩子心理上會認為“這些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一定不能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甚至是去幫忙,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包庇其他小朋友做壞事就等同於幹壞事,不與朋友同流合汙才是在幫朋友。

教養孩子要

2、不幫"逞強"的忙

樂於助人的好事情,但是一定要學會凡事要量力而行,遇到孩子逞強答應別人的事情,堅決不能幫忙。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千萬別幫。如果幫了倒忙,不僅自己覺得委屈,還會失信他人。

教養孩子要

3、不幫"錢財"的忙

很多孩子沒有錢財意識,經常會借錢給朋友,甚至是大手大腳為同學買單。如果孩子因為這些原因,對你伸出了請求支援的手,那不能幫。

我們要告訴孩子:在涉及金錢方面的事情,都要謹慎考慮後再幫忙,不要瞎幫。

教養孩子要

孩子只有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才能變得更優秀,思維上也比別人高出一截。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讓孩子多學多看多做,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有出息的優秀孩子。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管教,一直是單向的,把我們的觀點、要求,一股腦的甩給孩子,根本不在意孩子的內心想法,這就導致我們明明是為孩子好,孩子卻把我們當成了仇人。

教養孩子要

翠娥er更喜歡以朋友的身份去給孩子們講故事,或者是看繪本的形式,一起成長, 畢竟育兒就是育己。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小腳鴨》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教養孩子要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要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教養孩子要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也能從中懂得道理,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父母這樣要求我?等孩子明事理了之後,自然就不會再跟我們對著幹。

更何況,很多人都抱怨: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教養孩子要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里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39元全套10冊小腳鴨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4塊錢,不過就是一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更便宜,這樣培養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