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對後世影響最大?

紅星照中國


漢朝

譚嗣同在《仁學》中說: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二千年之學,皆荀學也

不少教科書都以此作為批判,以證中國幾千年之政,自秦以來皆是秦政,這一說法不能說不對,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構建中國的帝國模式,並由後世繼承,代代不衰,其所創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體系,全國通行法律,郡縣制度,中央地方的單一制行政結構,無疑至今仍有影響。

宋朝有人問大儒朱熹:為什麼秦變法後,後世通通繼承改也改不了?

意思是,秦政,分明不是孔子本意,也非孔子之願景,為何秦已推翻卻仍延續秦政?

朱熹怎麼說?他說:

“秦之法,盡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後世不肯變。且如三皇稱‘皇’,五帝稱‘帝’,三王稱‘王’,秦則兼‘皇帝’之號。只此一事,後世如何肯變”。——《朱子語類·歷代一》

也就是說,秦法就是抬高皇帝貶低臣子的法,光皇帝這名號,後世當權者怎麼肯變?這話夠不夠直接?夠不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所以,是不是說中國的千年政治傳統皆是秦政?板上釘釘?秦朝確實對後世影響最大?

此言差矣。

秦之強,人盡皆知,但秦之短,也為後世所笑,引用賈誼名句: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你不要覺得這是知識分子裝逼假仁假義的臭毛病。知識分子是否都虛偽我們不論,但是歷史事實總沒人否認吧,歷史上的殘暴帝國無一不過百年壽命,短的如秦,二世而亡,第三帝國不過數十載。

可見仁義二字即使真的虛偽,你也必須要拿它一點營養,做那麼一點妥協,哪怕裝點一點門面。

漢朝,就是仁政和秦政的最早的結合體。

當太子幼稚發問時,經歷半生坎坷,深知天下治亂,人心險惡的漢宣帝劉病已是這麼說的:

(太子):“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書• 元帝紀》

沒有錯,漢家自有法度,霸王道雜之,並不是純用德政王道,也並不純用霸道刑罰。這才是中國數千年政治傳統和政治構造的本質。

秦政兼仁政,秦始皇加孔夫子,漢朝,正是這一構造的首創。

劉邦一個街頭混混,底層小吏,一個往儒生帽子裡撒尿的人,都深知這一道理,秦之亡,亡於霸道少恩,亡於仁義不施。所以他的朝堂之上不乏叔孫通,陸賈,儒生制禮宣學,不可謂不隆重。

劉邦的存在幾乎嚴絲合縫的迎合著列奧·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

“羅馬的建城者,是一個弒兄者,只有在一個不由道德創造的背景下,道德才成為可能”。——《什麼是政治哲學》

劉邦是一介草民,小人,沒有什麼高尚的道德,但正是他開創了一個道德成為可能的世界,正是這個世界延續至今,而不是生於王室,舞勺之年即為一國之君的嬴政。

武帝雖沒有直接贊同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但其一系列政策和安排無疑就是儒家所主張的王道,仁政。

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儒表法裡。當然,這一判斷也並非全然無疑,清華大學教授,秦暉老師即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中國的政治自漢以來是“法道互補”,而不是儒表法裡,什麼是法道互補,他解釋說:

(一方面)“追求專制權力為中心,(另一方面)在強權之下唱高調,說假話”——《傳統十論》

但不管是儒表法裡,還是法道互補,總之這一體制形成於漢朝,這是沒有疑問的。

所以,漢朝所創的政治結構,才是真正的中國政治的傳統。

我們回到文首提到的譚嗣同所說: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二千年之學,皆荀學也。其實這句話譚嗣同受到了新學之首——康有為的很大影響,康有為以《新學偽經考》名聲鵲起,其主要思想無非幾千年來我們所說的道統不過是劉氏父子的偽經。

他在《長興學記》說:

“至劉歆,挾校書之權,偽撰古文,雜亂諸經……於是,二千年皆為歆學。”——《長興學記》

譚嗣同和康有為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我們的幾千年政治都是虛偽的假儒學,遠非真正的仁學,孔子之學,這虛偽又虛偽自何處呢?自然虛偽自這儒學之表下的法家之政,鄉愿之政,盜賊之政。

列奧·施特勞斯無比推崇馬基雅維利,但他自己也承認,最終獲勝的不是“令人反感”的馬基雅維利而是霍布斯和洛克。而後者無非是對前者的緩和。

不要小瞧這一緩和,沒有它的存在,世界難保不會一步崩壞。


中州正左


毛主席有一首詩: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書坑儒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 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主席雖然不是專業歷史學者,卻目光如炬,格局非常高,一眼就看出我國雖然從漢代開始幾乎都把儒學作為官學,其實行的是秦政,儒家作為面子,法家作為裡子。


所以要說影響大,秦朝影響最大,後面都是對秦政的完善。


區塊鏈米達斯之手


簡單的來說,中國的帝系可以分為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第一帝國從夏朝開始,經歷夏商周,秦漢魏晉,到南朝宋齊梁陳,最終陳朝為北朝隋所滅。第二帝國從北魏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

所謂傳承,無外乎兩種方式,一種叫禪讓,就是明說我家的皇帝位置是你家送過來的。比如曹家讓劉家禪讓,司馬家讓曹家禪讓。另一種是修前朝史書,以證明我是從你家拿過來的皇位。比如宋修唐書,元修宋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當代修清史和民國史。

至於你要考證具體哪個朝代對後世的影響最大,那就沒得比較了。作為最早有文字記錄的周朝,留下了分封和姓氏。第一個大一統的秦朝留下了統一的理念和書同文的壯舉,漢朝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隋朝留下了科舉,唐朝留下了中央三書六省的基礎制度,明朝留下了內閣制度,清朝留下了疆域。你要細分的話,我們現在的姓氏是周朝就開始的,推廣普通話大家用一種語言是秦朝開始的,我們的主題民族是漢族,高考是脫身於科舉的,現在中央這部那部的是唐朝開始的,最終民主集中的是明朝的內閣,我們的疆域是清朝留下的。

具體的來說,就一句話,祖宗太多,遺產也太多,你要分清楚哪個遺產具體是哪個祖宗留下來的,太難。也沒那個必要。


無所事事161773009


秦,開創中國封建帝制的先河;

漢,奠定漢民族在世界的強盛基石;


隋,科舉、三省六部制與大運河,影響後世上千年甚至更長;

唐,大唐帝國的繁華波及世界四海五洲;

清,鞏固了當今中國版圖的基礎。


亞馬孫蝴蝶


秦朝

1)創立帝制、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

2)創立郡縣制,打破世卿世祿制度;

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4)百代都行秦政法”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的文化風俗。


狗狗週末遊


也許你不信,從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東周,東周諸子百家,人類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唯歐洲文藝復興可媲美,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開創我國最輝煌的2000多年封建制王朝,幾千年來中國儒道思想的開源,至今很多也是受益。


Blook先生


漢朝,漢族由此而得名,中國大一統時代,把統一文字,度量衡,發揮極致,中醫藥大興,傷寒論至今為醫中瑰寶,造紙術普及,文化得以迅速傳播,張衡就不必說了,是科學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