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多縣百名幹部下鄉送 “精神食糧”

為廣泛深入宣傳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牧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進一步加深幹部群眾對農牧區各項改革政策的理解,充分調動農牧民群眾勤勞致富的積極性。雜多縣抽調百名幹部下鄉開展為期40天的“鼓幹勁、穩脫貧、迎小康”活動。

杂多县百名干部下乡送 “精神食粮”

未雨綢繆,前期準備是關鍵。及時將活動開展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實施方案,從活動內容、時間安排、人員抽調、組織領導、工作要求五個方面對活動的深入開展進行具體安排。及時成立三個小組,綜合組統一協調全縣活動有關事宜,各鄉鎮成立鄉鎮一級綜合組,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切實把思想統一到活動取得實效上來。督導組不定期採取不打招呼隨時“訪”、不聽彙報隨地“查”、不拘形式隨機“測”的方式全方位開展督查,對工作中好的做法經驗及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進行推廣或督促整改。宣傳組充分發揮微信群、電視等各類媒體作用,做到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大力推介和報道各鄉鎮各部門活動情況及發展生產、就業創業(國家公園公益性崗位生態管護員等)的典型,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擔當作為,精英骨幹促成效。縣委各部委和縣直各機關單位以扶貧聯點幫扶村為重點,紮實開展宣講活動。選派31個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之外,各鄉鎮各部門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宣講組和小分隊,深入縣鄉村三級巡迴宣講,保證每村2至3人,實現所有村全覆蓋。抽調人員由本單位自行培訓,保證下鄉幹部熟悉政策、明確活動任務和要求。下鄉期間運用藏漢雙語及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宣講,當好政策的宣傳員,並嚴明黨的各項紀律,做到與基層群眾身貼近、心相連、情相融。

杂多县百名干部下乡送 “精神食粮”

真抓實幹,創新方式廣宣傳。宣講1號文件精神的同時,根據各鄉鎮工作實際和牧戶居住分散等地域特點,開展基層黨建、掃黑除惡、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生態畜牧業、疫情防控及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等內容的宣講,提升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能力水平,促進系列重點工作及各項政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幹部下鄉活動以來,宣講組充分利用網絡、廣播、村社微信平臺等媒介,大力宣傳幹部下鄉的相關情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全縣共懸掛“雙語”橫幅80條、張貼“雙語”標語106條、發放“雙語”宣傳單2000餘份。

結合重點,調查研究更深入。縣級領導深入聯繫鄉,與抽調幹部進村入戶開展社情、村情、民意調研,認真聽取牧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並做好詳細記錄,深入瞭解掌握農牧區各項工作開展和發展的薄弱環節,為村級換屆等工作打好基礎。活動結束後,提出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對策建議,促進農牧區與時俱進和全面改革發展。比如,薩呼騰鎮在活動期間實行主要領導聯繫村社責任制。3名正職領導和10名副職領導,全部建立了聯繫點,每週至少到聯繫點調研指導工作2次,全鎮領導幹部共深入聯繫點調研指導工作13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