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20个成语典故,各个脍炙人口,意蕴深刻

1.【好为人师】

[出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

不谦虚,好在别人面前以教育者自居。

《孟子》中20个成语典故,各个脍炙人口,意蕴深刻

2.【乱臣贼子】

[出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

儒家指不忠不孝的人。后泛指造反作乱,破坏统治秩序的人。

3.【引而不发】

[出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

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事。亦常用以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善于控制自己。

4.【专心致志】

[出处]“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告子》)

一心一意,精神集中。

5.【自怨自艾】

[出处]“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

悔恨自己的错误。

6.【匹夫之勇】

[出处]“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梁惠王》)

指毫无智谋,单凭一己之力蛮干的勇气。

《孟子》中20个成语典故,各个脍炙人口,意蕴深刻

7.【解民倒悬】

[出处]“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

比喻解救受苦难的百姓。

8.【缘木求鱼】

[出处]“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

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做事达不到目的。

9.【当务之急】

[出处]“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尽心》)

指当前所有应做的事情中最要紧的、最急需办的事。

10.【心悦诚服】

[出处]“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

发自内心地高兴,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11.【易如反掌】

[出处]“以齐王,由反手也。”(《公孙丑》)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成功。

12.【水深火热】

[出处]“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

像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像在越来越热的火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13.【出尔反尔】

[出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

原意是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怎样对待你。今多用来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14.【流连忘返】

[出处]“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梁惠王》)

原指迷恋于游乐,忘了归去。现多指留恋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

.15.【事半功倍】

[出处]“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公孙丑》)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16【出类拔萃】

[出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胜于孔子也。”(《公孙丑》)

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

17.【一曝十寒】

[出处]“虽有天下易生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

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用功少,荒废多。

18.【自暴自弃】

[出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

自己轻视并糟蹋自己,甘于落后。

19.【揠苗助长】

[出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公孙丑》)

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孟子》中20个成语典故,各个脍炙人口,意蕴深刻

20.【杯水车薪】

[出处]“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告子》)

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孟子》中脍炙人口的25个成语典故,意蕴深刻,讲给孩子听!


图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