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折射下的中國式家庭關係

阿耐的熱播劇《都挺好》已下線,但是劇集的餘溫卻仍在發酵,網絡上仍有各種《都挺好》話題熱文不斷。

看過阿耐的三部小說/劇集,第一部是《歡樂頌》,順勢讀了時政改革題材的《大江東去》(去年已改編制作成熱播去《大江大河》),《都挺好》是第三部。

與《歡樂頌》一樣,同樣的都市題材,同樣的職場女精英,同樣的原生家庭拖累/傷害,這是在阿耐這兩部作品裡面共同的話題元素。《歡樂頌》裡有孤兒出身、數字分析能力卻驚人的安迪,被重男輕女家庭拖累而無法自拔的樊勝美;在《都挺好》裡,我們看到,阿耐似乎把這兩種人物特點融合到了一個人——職場白骨精蘇明玉身上。

歸根到底,是女性如何解決原生家庭傷害/缺憾題材的小說。在這兩部小說身上,男人們都成了或襯托、或幫助這些外表強大、內心脆弱的女性的綠葉。安迪身邊有霸道總裁富二代包奕凡;蘇明玉遇上暖男石天冬。阿耐用自己的文字和方法,為自我救贖的女子們提供著解決方案;彷佛也在折射著作者現實世界裡的困境。不同於電視劇裡的大團圓,小說的結尾似乎更多了一種深沉與悲愴。看似困境結束了,其實仍舊在延續,只是每個人都似乎找到了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

劇集的另一大看點就是家庭觀念的衝撞,這一點在老大蘇明哲夫婦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蘇明哲在美國斯坦福讀完研究生,但在家庭觀方面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色彩,長子、孝道、長兄觀念特別明顯。尤其在與吳非發生衝突時,甚至兩人身上地色彩都不太一樣,一個是古老灰暗、一個快捷明朗,竟然有種兩人不屬於同一時代的錯覺感。蘇明哲反覆掛在嘴邊的“真是讓我太失望了”也成了這個人物的一個標籤特色,喜歡說教的長兄形象,也讓人對這樣一個家庭這樣一種家庭關係有了重新的反思。

蘇明玉是從這樣一個錯位家庭掙脫出來的獨立女性,但是終究無法撇清原生家庭的影響,在情感方面脆弱而敏感。而朱麗、吳非這樣的獨生女,整個人的色彩就感覺明快許多——從劇中處境朱麗父母身上就能看到朱麗原生家庭環境的良好,也可以理解她身上的那種安定、溫和、獨立、懂事從何而來。

現代城市裡,像蘇家這樣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少了,但其實還是挺多。是古老中國頑強留下的家庭生態勢力,與新崛起的“新時代”家庭並存在陽光之下,散落存裝於一棟棟現代化的房屋裡,說“舊勢力”有些誇張,畢竟那也是一種存在與生態——許多中國人都瞭解得生態,但至少是新皮囊裡得陳年老酒。

阿耐的兩部小說/劇集中都有這樣的影子,《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相貌美麗,就職於大城市的體面公司,做著體面的白領工作,骨子裡卻始終撇不開那個重男輕女家庭的羈絆和影響。

這種碰撞與交替在兩部作品裡都有呈現,也反映了當下的現實。發展的時代,現代化的建築拔地而起,科技、金融、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變更,與西方文明接軌,但是有些陳腐的觀念,確實很難從人們心中抹去的。作為成長在兩個時代的人,阿耐對一切洞若觀火卻又只是客觀描繪。

時代在變,觀念也會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方向卻應該是讓大家都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都成為一個更加獨立完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