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題揚州禪智寺》

(唐)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此詩作於唐文宗開成二年(837)秋。杜牧時年三十五歲,任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

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無所視,寄住在揚州城東的禪智寺。

杜枚告假,從洛陽帶了眼醫石公集前去探視。

此詩便作於此時。唐制規定:“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杜牧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離職。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從“蟬”和“秋”這兩個字來看,其時當為初秋,那時蟬噪本已嘶啞,“一蟬噪”,說明音色的悽咽;在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也露出了蕭瑟秋意。

詩人在表現這一耳聞目睹的景象時,用意遣詞十分精細。“蟬噪”反襯出禪智寺的靜,靜中見鬧,鬧中見靜。秋雨秋風則烘托出禪智寺的冷寂。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臺階長滿青苔,則行人罕至;“滿”字寫出了臺階上青苔之密,間接地寫出了來人稀少,渲染了環境的空寂悽清。

寺內白鳥徘徊,不願離去,則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鳥,似乎是所見之物,信手拈來,呈現孤單冷落之感。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從明暗的變化寫靜。禪智寺樹林茂密,陽光不透,夕陽西下,暮靄頓生。於濃蔭暮靄的幽暗中見靜。

“斜陽下小樓”,從暗中見明來反補一筆,頗得錦上添花之致。

透過暮靄深樹,看到一抹斜陽的餘輝,反映了禪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

然而,這畢竟是“斜陽”,而且是已“下小樓”的斜陽。

這種反襯帶來的效果卻是意外的幽靜,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樂襯哀,用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反襯出禪智寺的靜寂,更突出了詩人孤獨悽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詩人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禪智寺的幽靜,似乎文章已經做完。

然而,忽又別開生面,把熱鬧的揚州拉出來作陪襯:“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禪智寺在揚州的東北,靜坐寺中,秋風傳來遠處揚州的歌吹之聲,詩人感慨系之:身處如此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卻只能在靜寂的禪智寺中淒涼度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傷感油然而生。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其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豪邁者,“或為遣愁,或為弔古,或為感懷之作,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

婉轉者,“含蓄婉轉、掉尾一波、寓情於景”,是以其絕句風格遠韻遠神、流情婉轉”;即便有香豔,“用一種清新的筆調來輕描淡寫的,所以便不至滿紙都脂粉氣了”。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

杜牧少時即才華出眾,長慶二年(822年),杜牧20歲時,博通經史,尤其專注於治亂與軍事。

23歲作出《阿房宮賦》。25歲時,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

此時的杜牧已經很有名氣,作品流傳。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歲,進士及第。

按照慣例,新科進士要到曲江遊玩。

曲江是當時最熱鬧的場所,尤其在春天更是摩肩接踵。

晚唐詩人姚合曾大發感慨,賦詩說:“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

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

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正巧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便攀談起來。

僧人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以為僧人會大吃一驚。

誰知僧人面色平靜,木然不知,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很是惆悵,遂現場賦詩一首雲:

“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氣味長。”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史之今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