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除2016年和2017年预披露更新后的采购金额均小于更新前的采购金额外,2016-2018年,线下C端销售金额均大于各直营店营业收入之和,营业成本(除2016年)均小于各直营店营业成本之和,酷特智能披露的线下C端销售收入和毛利率是真的吗?


本刊研究员 刘俊梅


1月9日,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11次会议的审核结果显示,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酷特智能”)IPO申请获通过。


招股说明书显示,酷特智能主要从事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的服装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包括男士、女士正装全系列各品类,并向国内相关传统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定制工厂的整体改造方案及技术咨询服务。


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15-2018年,酷特智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元、4.2亿元、5.84亿元、5.91亿元,2016-2018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4%、39.1%、1.2%,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同期,酷特智能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532.61万元、2280.35万元、6286.59万元、6273.02万元,2016-2018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8.79%、175.69%、-0.22%,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营业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的服装类业务的毛利率也呈整体波动下滑的趋势,2015-2018年,服装类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6.56%、36.38%、37.45%和34.51%。


但研读招股说明书发现,酷特智能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其在信披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前后两版招股说明书中采购金额不一致

证监会官网显示,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的预披露时间为2018年12月21日,其披露的报告期为2015-2018年上半年;预披露更新时间为2019年5月24日,其披露的报告期为2016-2018年。因此,两版招股说明书所披露报告期的重叠时间为2016年和2017年。在梳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两版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6年和2017年的采购额相差较大。


在2019版招股说明书“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中显示,酷特智能采购的原材料为面料和辅料,其中面料又分为西服面料和衬衣面料。2016年和2017年,酷特智能的面料采购金额分别为0.91亿元和1.04亿元,辅料采购金额分别为3509万元和4339.22万元,面料和辅料的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26亿元和1.47亿元。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那么,2018版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面料和辅料的采购额又是多少呢?


2018版招股说明书“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中显示,2016年和2017年,酷特智能的面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05亿元和1.19亿元,辅料的采购金额分别为4207.7万元和5033.4万元,面料和辅料的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47亿元和1.7亿元。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不难发现,两版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6年和2017年的面料和辅料的采购金额差距较大。2016年,2018版面料采购金额比2019版多1403.23万元,2018版辅料采购金额比2019版多698.7万元;2017年,2018版面料采购金额比2019版多1532.42万元,2018版辅料采购金额比2019版多694.18万元。


因此,2016年和2017年,前后两版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相差2101.77万元和2226.6万元。可是在2019版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发现酷特智能及其中介机构对这种变化有任何的解释,那么,2019版招股说明书中,2016年和2017年每年减少的2000多万元采购金额都去哪儿了呢?


线下C端销售金额和成本前后不一

招股说明书显示,直营方式是酷特智能的线下获客途径之一,并详细披露了2016-2018年各直营店的情况,其中包括每个直营店的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成本,据此可得出:2016年,酷特智能24家直营店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成本的合计数分别为2126.28万元和1132.5万元;2017年,酷特智能16家直营店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成本的合计数分别为3293.76万元和1893.05万元;2018年,酷特智能8家直营店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成本的合计数分别为2495.02万元和1558.61万元。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而且,招股说明书在“公司个性化定制业务中线上和线下业务开展情况”中显示,线下C端业务指通过直营店销售获取的业务。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与此同时,招股说明书披露了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和毛利率。2016-2018年,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981.41万元、3502.97万元和2528.08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8.26%、52.08%和46.99%,据此可计算出同期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营业成本分别为1244.44万元、1678.62万元和1340.14万元。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显然,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和营业成本和前述由各直营店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成本的合计金额并不一致。2016-2018年,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与各直营店年营业收入的合计额的差额分别为855.13万元、209.21万元和33.06万元;但由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和毛利率计算得到的营业成本和各直营店年营业成本合计额的差额则分别为111.94万元、-214.43万元和-218.47万元。


这意味着,2016-2018年,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均高于各直营店年营业收入的合计额,但线下C端的营业成本除2016年高于各直营店年营业成本的合计额外,2017年和2018年却均低于各直营店年营业成本的合计额。而且尽管2016年酷特智能线下C端的营业成本要高于各直营店年营业成本的合计额,但相对于线下C端销售金额超出各直营店年营业收入合计额的部分而言,线下C端营业成本的超出部分要小得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酷特智能已经定义线下C端的业务是指通过直营店销售获取的业务,为什么会出现“线下C端的销售金额要远大于各直营店营业收入之和、营业成本却小于各直营店营业成本之和(2016年除外)”的现象呢?在这种情况下,酷特智能披露的线下C端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率还是真的吗?


尽管现在酷特智能IPO已获监管审核通过,但信披数据真实性与否绝不是小事,市场仍期待酷特智能及其中介机构能对上述疑问给出合理的解释。


附:酷特智能IPO主要中介机构

酷特智能:两版招股书采购额异常 线下C端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