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聲入人心》2已經播放過半,但相較於第一季,本季的口碑明顯很大幅度地下降。

《聲入人心》是一個致力於推廣美聲的歌唱類綜藝,請了36名音樂劇演員和歌劇演員,以爭奪首席的方式,每期首席都可以上臺獻唱,而替補則以向首席請教的方式向首席發起挑戰。

在一個流量喧囂、流行王道的時代,《聲入人心》以小眾的方式為觀眾別開生面地打開了藝術的一角,儘管這一角已然封存許久。

都說高雅冬眠,休想叫醒。但這個綜藝讓很多人瞭解了音樂劇和歌劇,願意走進劇場切身體會它的魅力,也讓這麼多堅持多年的追光少年看到了堅持的希望。

豆瓣9.3分、第25屆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聲入人心》作為一檔被稱為神仙打架的綜藝不足為過。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而讚譽頗多的《聲入人心》第二季在開播之時便承載了諸多的期待,可口碑卻一降再降,豆瓣評分已跌至6.1分。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節目組在對這一季的安排上出現了什麼問題?



剪輯混亂,觀看感受不流暢

第一季雖然也有為了節目效果,或是一些剪輯沒注意到的錯誤,導致了順序有些混亂。

例如第一季第一期開場時,賈凡的出場被剪混了,明明還沒出場,但是卻已經有了坐在成員座位上的畫面。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而第二季的剪輯,明顯是想要通過事情順序的安排吊足觀眾的胃口,可不僅沒有好的效果,還時不時讓人摸不到頭腦。

最開始試唱環節時,張英席在鏡頭中第一個出場試唱,獲得了三位出品人的“首席”印章,緊接著按照節目的規則,他應該選擇一名首席進行請教。

可這時剪輯卻直接安排了另一位成員上臺試唱,似乎是想讓“大神”之間的挑戰留下個懸念用來抓住觀眾的心,吸引大家看下去。

但是他請教趙越的片段被剪到了所有成員都試唱完畢後才進行,這時的節目已經到了第二期的中後時間段,時間已經隔了一週,在這麼長時間的間隔中,作為對張英席不瞭解的觀眾,很有可能已經記不清楚他的演唱了,這便會讓人在看節目時覺得順序有些莫名其妙。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而類似於這般的剪輯手段在第二季中頻頻出現,彈幕也都滿屏的“剪輯可以下班回家了”,這極大地影響了觀看節目的流暢感。

成員實力兩極化,團魂難以體現

並不是《聲入人心》第二季的成員不優秀,相反是太優秀。

歌劇方面有神壇級的唱將張英席坐鎮,一個已經可以和出品人廖昌永平級而論的大神級人物,開口自然是驚豔四方。音樂劇領域國內第一代音樂劇演員劉巖、資深音樂劇演員鄭棋元,他們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從最開始的張英席和趙越、鄭棋元和徐均朔、何亮辰和何宜霖三組首席,都是強強聯合,不止如此,他們都是“1+1>2”的效果。果不其然,他們在前幾期的節目中,一直擔任首席,而且他們一直綁定作為組合,替補很難有機會能夠挑戰成功。

這樣便帶來了首席唱太多次歌,而替補卻沒什麼機會,節目過半,還有很多成員連讓觀眾眼熟都沒做到,更別說是留下作品。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而第一季前半段採用混搭的方式,不同風格的成員作為搭檔上臺演唱,儘管增加了不搭調的風險,但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第一季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梅溪湖36子之間的感情,哥哥幫助弟弟,會和聲的成員到處幫忙。

在節目中期的時候,專門請了何炅來為那些一直沒有上過公演舞臺的成員主持演唱。

從始至終,都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團魂炸裂的綜藝。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並不是說第二季的成員關係不好,只是過於兩極分化的水平,難以展現出其樂融融的景象。

故事成分濃重,而藝術不應該是情緒的狂歡

《聲入人心》第一季的爆火,讓鄭雲龍和阿雲嘎這對十年的大學同學受到了眾人的喜愛,不免有眾多的粉絲因為他們之間的友情而加深了對這個節目的喜愛之情。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不知道第二季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安排,在前幾期節目中,都有一些綁定“CP”的痕跡,也許是想複製第一季的火爆,但這樣的手法沾染上了炒作的格調,故意的痕跡未免有些明顯。

最讓粉絲意難平的大概就是節目組對於成員背景的安排了吧。

第二季在對成員的塑造上充斥著很多選秀節目的通病,不是說出你的夢想,就是說出你背後的故事,再加上明顯痕跡的安排還有尷尬的剪輯,使得觀眾好感度大減。

實話說,能站上這個舞臺的人必定都是有實力的人,同時也必定都是付出過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的人。

好的演唱和讓人印象深刻的成員,自然會有粉絲願意去了解他的經歷和故事,而這樣的人更顯的真實而炙熱。

但在最開始介紹時就將所有的故事砸向觀眾,難免有為了賺足眼球和情感共鳴的嫌疑。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連神仙綜藝《聲入人心》都難逃第二季就糊的命運?


畢竟,這是一個推廣美聲的節目,而不是一個靠故事吸粉的節目。




作為第一季的老粉,看到第二季的殞落不免覺得可惜。

向大眾推廣小眾的陽春白雪是《聲入人心》的初心,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大火的理由。

但一個好的歌唱類綜藝,比起如何賺足噱頭和關注度,好的作品和不忘初心的堅持夢想可能才是真正長足生存的根本。

高雅才剛剛甦醒,別用一些不夠聰明的手段,把眾多的努力又重新毀於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