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4月4日,清明時節,布穀聲聲,在沅江市黃茅洲鎮群紅村田間地頭,旋耕機撒起歡來,打碎平整田地;無人植保機空中盤旋,盡顯十八般武藝;村民們捲起褲腳,挽起袖子,扛著播種器來回穿梭,一幅昂揚奮進的春耕圖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這才是我揮灑汗水的舞臺。”青年農民曹威帶著60多個人田間忙碌,搶抓農時,指揮若定。5年前在外做水產生意的他看到家鄉稻田拋耕棄荒多,種田農民嚴重老齡化,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眼光敏銳的他看到其中商機,毅然回家種田。

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從最初的260畝發展到今年的2200畝,曹威已然成為一位種田的好把式,帶領村民成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從種到收實行統一管理,規模化、科學化種田,讓村民種田少操心多賺錢。先後投入800萬元購置了旋耕機、收割機、無人植保機、插秧機、拋秧機、烘乾設備等30臺農機設備,長期聘用30多人從事田間管理和駕駛農機設備,年付工資過100萬元。

劉健已在農機合作社工作3年,能熟練操作旋耕機、收割機、無人植保機等多種農機設備,按照駕駛農機時間計酬,這個春耕他能拿到7萬元工資,一年下來收入超過16萬元。68歲的姚壽保是一名貧困戶,是水稻種植合作社優先聘用的對象,他從事田間管理每天工錢有150元,貧困戶另補貼30元,去年在合作社就拿到1.4萬元工酬。工作一天180元,還管3餐飯,他很滿意合作社給的就業機會,像他這樣的貧困戶長期用工的有6人。

沅江市:布穀聲聲急,春耕正當時

而在草尾鎮的阜豐集中育秧工廠,秧苗已鬱鬱蔥蔥,煥發勃勃生機。工廠負責人程樂根正安排工人澆水施肥,他介紹這是第一批機插秧苗,7天后就可下田插秧,這批秧苗將提供給周邊種糧大戶。今年早稻他集中培育了50畝秧苗,可供4000畝稻田需求,目前時有農戶來基地諮詢。

今年來,沅江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要求,以發展早稻生產為抓手,早計劃、早部署、早落實,財政投入100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5000萬元,補貼集中育秧和雙季稻生產。全市12個鄉鎮113個農業村全面開展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工作,已落實集中育秧主體233個,落實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大田面積達70523畝,落實早稻種植面積48.01萬畝,紮實推進早稻生產工作。(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