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選擇月亮,放棄六便士,你就是時代孤勇的英雄

時代有一種力量,總想把我們變成一類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每個時代,似乎都有一種大人格出現,而這種大人格會成為社會價值觀的核心。從一個很長的時期來說,自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的理論就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忠孝仁義中庸等就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是一個合格的人的標準。而短期來說,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嵇康所在的魏晉南北朝,那是一個風流疏狂的年代,瀟灑,高談闊論成為一個人成為名士的必要條件。

《月亮與六便士》:選擇月亮,放棄六便士,你就是時代孤勇的英雄

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所在的時代的價值觀與我們今日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至少對於一個成功人士的定位是大致相仿的。在投身藝術前,他是一個股票經紀人,有著不高也不低的收入,可以供得起一家人住高檔公寓,可以讓兒女去讀貴族學校,在作為丈夫和父親這個層面,他是相當稱職的。可以說,他的前半生是一個好男人的楷模。

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他突然間就感受到了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召喚,拋棄一切立志做一個畫家。一個過著平常庸俗生活的人,突然間要去從事高雅的藝術行為,簡直無法讓人相信。

於是,大家為他的出走拽著一些所謂的蛛絲馬跡編造了一個攜美貌女郎遠走高飛的豔情故事。在鄰里,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家人眼裡,一個40幾歲的男人突然出走肯定是與出軌有關。他們猜想他在巴黎的某個奢華的賓館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甚至在“我”拜訪斯特里克蘭後瞭解事實真相後還是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男人拋下一切居然是為藝術。

這就是一種大眾思維,一種建立在物質享受上的關於人性的惡意揣測。

每一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會去追尋一種值得別人稱讚和豔羨的人生,而放棄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在追尋的過程中,有些人忘記了初衷,以為那千萬人追尋的目標就是自己的理想。

《月亮與六便士》:選擇月亮,放棄六便士,你就是時代孤勇的英雄

幸福的判定標準不是別人覺得你幸福

斯特里克蘭出走前的生活幸福嗎?在旁人的眼中,答案無疑是的。有溫柔賢惠的妻子把家裡佈置得溫馨舒適,家事料理得一絲不苟,兒子女兒已經長成而且成績優秀,還有一份報酬不低的工作,妥妥的就是人生贏家。至於出走後的生活,恐怕世間沒有幾個人會覺得他的生活很好。

剛開始在巴黎的生活,也許是他自出走開始物質上算是過得最好的日子。不過,也是相對最好而已,他住著最破爛的公寓,裡面的所有傢俱也是骯髒破爛,後來因為錢花完了換到了環境更惡劣的居住場所,生了大病都無人知道,如果不是爛好人斯特羅夫,也許他的生命就停止在那一年了。

為了活著畫他的畫,他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住過修道院,靠領取慈善機構給乞討者發的一小塊麵包度日,去做純粹的體力勞動,來賺取果腹的小錢,窮困潦倒不過如是。

但是對於他自己呢,出走前,他沒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是活著而已,出走後,他開始全身心投入畫作之中,追求藝術的至高境界,他的內心是充足而幸福的。

小說反覆出現一個反問句:如果一個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又得到了內心的安寧,他為什麼不快樂呢?

《月亮與六便士》:選擇月亮,放棄六便士,你就是時代孤勇的英雄

為什麼大家總覺得你不在一個所謂的舒適的環境裡享受生活一定不會快樂,沒有金錢鋪砌的人生之路必定痛苦萬分呢?因為現在的大多數人,沒有找到使自己快樂的事,或找到了喜歡的事情,但是在做的過程中並沒有得到內心的安寧。因為你好不容易做上自己喜歡的事,卻在旁人的目光,情不自禁的對比中失卻熱情,最後又回到理智之士向你安利的“幸福人生”。

每個人的心目中也許都有一個蠢蠢欲動的斯特里克蘭,我們也許曾經都有過幾次孤勇的嘗試,也許失敗,也許成功。

前段日子熱議的papi醬的婚戀觀,它之所以被熱議,不過是papi的你回你家,我回我家與大家固有的,一直沿襲下來的傳統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評論區很多人在罵,言語極盡難聽,papi醬不知道嗎,不,她一定知道說出來的後果,再往前,她決定這樣做的時候,肯定也有親近之人對其百般勸阻,甚至指責,但是她還是做了,並且在公開節目中說了出來。這就是一種孤勇,流言蜚語不能動搖的孤勇。

如果你有幸碰到了你喜歡又能真正給你帶來內心安寧的事,那就做下去,不要畏懼在塵世裡做一個獨特的孤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