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日日談 第46期


《論語》日日談 第46期

《論語》日日談 第46期

本章為《論語》:公冶長篇第20篇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①。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註釋】

①季文子:魯國的大夫,姓季孫,名行父,“文”是諡號。

【翻譯】

季文子辦事,要反覆考慮多次後才行動。孔子聽到後,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解讀】

何謂‘’三思而後行‘’?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選擇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是矛盾,如此永遠也下不了結論了。

所以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會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謹慎是要謹慎,但謹小慎微就是小氣了。

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孔子之所以堅持再思而不是三思,就是因為思量太多、考慮太多往往容易使人瞻前顧後,裹足不前,不敢冒險。就算有機遇,這種人也會因為過於謹慎而不敢抓住。我們有理由相信能成大業的人絕對不會是過於謹慎的人。一些商業鉅子的發跡史也可以證明

這一點。

年輕的皮柏是紐約鄧肯商行的職員。有一次,他去古巴的哈瓦那採購了魚、蝦、貝類及砂糖等貨物。返回時,輪船停泊在新奧爾良,他信步來到嘈雜的碼頭。碼頭上,黑人正在忙碌著上貨、卸貨。

這時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夥子,想買咖啡嗎?”那人是往來於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託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裡運來一船咖啡。沒想到回來後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他只好自己推銷那船咖啡。只要給現金,他可以以半價出售。

皮柏考慮了一會兒,決定買下這些咖啡。於是他帶著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與鄧肯商行有聯繫的客戶那兒推銷。有的職員勸他謹慎行事,因為價錢雖然讓人心動,但艙內的咖啡是否同樣品一樣,就不好說了,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但皮柏

並未動搖決心,他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全船咖啡,併發電報給鄧肯商行,說已買到一船廉價咖啡。

然而,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不許皮柏擅自用公司名義,要求他立即取消這筆交易!皮柏只好發電報向倫敦的父親求援。在父親的默許下,皮柏借用父親的戶頭償還了原來挪用鄧肯商行的金額。他還在那名船長的介紹下,買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皮柏賭贏了。就在他買下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量減產,價格一下子猛漲了2~3倍。皮柏大賺了一筆!

皮柏的全名是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金融界巨擘——摩根集團的創始人。

做事求穩沒有錯,但凡事太過了卻不合適。過於尋求穩妥,勢必會造成性格保守,不敢開拓,缺少魄力。

據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孔子的“再思”在實際運用中勝過季文子的“三思而後行

孔子在這裡又給人們一個重要的提示,凡事都有一個度,慎重如果過了頭就變成怯懦了。“三思而後行”是一句傳世名言,很多人奉之為處世法則。但是,孔子卻告訴人們,凡事的確應該考慮利與弊,但是思考太多,便會猶豫不決,可能錯失行動的時機。因此,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前人對此已有領會:“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三思而後行‘’告訴我們辦任何事既要謹言慎行,又不能優柔寡斷。只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再思考一遍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