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19年的涼山大火遇難31人,之後查明原因屬於天災。3月31日,西昌發生的森林火災造成19人遇難,這次起火原因還在調查。起火不是天災就是人為嘛,又恰巧遇到清明節,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焚燒紙錢的習慣,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取消焚燒紙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了!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雲南公佈的10起火災案例


1:3月14日,紅河州開遠市羊街鄉新燕子村小組發生森林火災,該起森林火災耗時3小時才將明火全部撲滅,過火面積約100餘畝。此次森林火災系由徐某某祭祀時燃放鞭炮不慎引發,

2::3月14日17時,楚雄州雙柏縣光明村阿烏拉山發生森林火災,該火災明火於3月15日6時許全部撲滅,過火面積541.9畝。此次森林火災系由村民李某某到自家地裡燒雜草時不慎引發,

3:3月29日11時許,楚雄州楚雄市鹿城鎮河前村委會白沙衝突發森林火災,該火災明火於3月29日晚全部撲滅,過火面積約300畝。此次森林火災系由楚雄市居民李某某上墳時隨意丟棄菸頭不慎引發,


4:3月27日13時許,麗江市寧蒗縣紅橋鎮老街子村發生森林火災,過火面積3402.405畝。此次森林火災系由紅橋鎮浦連村村民楊某某掃墓燒香用火不慎引發。


5:3月29日11時45分許,麗江市玉龍縣九河鄉杜吾村發生森林火災,火災過火面積正在鑑定中。此次森林火災系由麗江市古城區居民趙某某上墳生火做飯、燒香不慎引發,

6:3月29日15時18分許,大理州鶴慶縣草海鎮發生森林火災,該火災明火於3月29日21時許撲滅,過火面積約600畝。此次森林火災系由鶴關高速項目工人查某某電焊施工時不慎引發。

7:3月29日15時33分,臨滄市雙江自治縣勐勐鎮公很社區鐵廠二組後山發生森林火災,該火災明火於3月31日晚11時全部撲滅。此次森林火災系由當地村民羅某某上墳燒紙不慎引發。

8:3月30日16時50分許,大理州賓川縣拉烏鄉碧雞村委會小龍潭村發生森林火災。此次森林火災系由當地農民李某某上墳時用火不慎引發,

9:3月30日14時許,昆明市祿勸縣翠華鎮翠華村委會本義村發生森林火災。此次森林火災系由當地村民楊某某上墳燒紙時用火不慎引發

10:3月30日16時10分,昆明市祿勸縣團街鎮卓幹村委會火鏟二組發生森林火災。此次森林火災系由當地村民黃某某在自家農地裡燒玉米杆積肥時用火不慎引發,犯罪嫌疑人黃某某在火災現場死亡。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2020年4月3日—5月10日,對全省林區實行封閉管理,未經批准嚴禁進入。這10起案例,祭祀用火不慎引發森林火災的就高達7起,就因為不小心扔了個菸頭或者祭祀時用火不當就造成森林火災的不計其數,一句不小心根本就彌補不了任何損失,上述引發火災的10名人員已經被相關部門拘留處罰!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概就是消防員最忙的日子,大大小小的火災數不勝數。發生在叢林茂盛地區的森林火災更是需要消防人員拿命去撲,19年的涼山大火、澳大利亞持續近半年的森林火災和剛撲滅的西昌大火應該能讓我們好好反思和警醒。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很多地方對祭祀用火和焚燒紙錢的行為管控也是相當嚴格的。但總有人喜歡鑽空子、喜歡抱有僥倖心理,就說丟菸頭吧,在山上抽菸你扔個菸頭還不把菸頭撲滅那你抽啥煙,就算不在山上,在平時的生活中,抽完煙把菸頭撲滅也是一件應該做也很容易做到的小事。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還有上墳用火不當引發的火災,有的人祭祀上墳喜歡在山上做飯吃,帶上些生食,在山上開個小灶。一陣風吹來就極有可能點燃周圍的可燃物。上山開小灶做飯這一行為我認為可以減去。你祭祀完回家做飯既安全又方便。消防員也很忙的,沒事別給他們添麻煩!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上山焚燒紙錢這一行為因為每年引發多起火災,很多人呼籲取消。焚燒紙錢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是這文化的繼承者。我們丟掉的文化實在是太多了。況且本質上焚燒紙錢這一行為就是對已故人的一種思念,這種行為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人而不是這個習俗。是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自己運氣挺好,丟個菸頭什麼的不至於引發火災。你覺得你運氣好可以去買彩票啊,幹嘛要拿一片森林賭你的運氣。沒有背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清明節期間雲南共發生10起“縱”火案,焚燒紙錢的習俗該取消嗎?


初期的火災能夠撲滅已經是萬幸,火勢一旦蔓延極有可能有人會因為火災失去生命。對於很多專家說焚燒紙錢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觀點,我本人是不贊同的。我反對上山開小灶、亂扔菸頭、用火不當引發森林火災的行為。我不反對祭祀焚燒紙錢的傳統,但似乎只有在取消的那一天才不會因為這一傳統引發森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