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是怎麼來的

當人們在感恩節的第二天從自家住宅的冬眠中醒來時,他們便會紛紛湧入購物中心。在2018年的那個假日週末,據估計消費者們花費了596億美元,為沃爾瑪、塔吉特、百思買以及在線商店等零售商提高了最終贏利。


黑色星期五是怎麼來的


如果「黑色星期五」能夠帶來這麼大的經濟利益,為什麼還將其稱為「黑色星期五」呢?這個修飾詞通常用於表示資金枯竭的大事件,例如引發了1929年股市崩盤的「黑色星期四」,或是1869年黃金市場崩盤,並因此導致經濟崩潰的「黑色星期五」。

事實證明,「黑色星期五」並不總是具有如今所享有的假日消費這一積極含義。根據Snopes網站的說法,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各大僱主和媒體便開始觀察到人們在感恩節後的一天(通常不是帶薪假期)打電話請病假的趨勢,以便給自己來一個長達四天的週末。對於企業而言,週五的確很慘淡,因為生產力下降了。 (辦公室最終會屈服,給員工們這一天假)


黑色星期五是怎麼來的


此外,執法部門也有理由對那個星期五感到不滿。由於每個人都不工作,孩子們也不上學,大城市的交通阻塞便成為了一大問題。費城警察被迫處理僵局,並採取強制性輪班以應對交通擁堵,故而令他們也開始害怕這一天。在這種情況下,「黑色星期五」這一標籤似乎也很合理。

最終,這個負面術語傳到了媒體耳中,並從此被口口相傳。為了避免將其與災難聯繫在一起,費城的零售商甚至試圖將其改寫為「大星期五」,但依舊無法動搖「黑色星期五」一詞的地位。到最後,這個詞很快就成為創紀錄利潤的代名詞,並被永久性地用於代表購物者利用休假完成購物的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