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進入世界衛生體系,或共享500億美元全球市場

近日,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日前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這就意味著,中醫擁有了國際的“通行證”。那麼,這張“通行證”對中醫未來的發展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中醫進入世衛體系

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因為中醫有著極其複雜龐大的概念體系,所以各地區在針灸穴位等位置認知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導致了中、日、韓等國家在編制時存在部分爭議和衝突。

而2018年,他們最終達成一份由3106個術語組成的清單,並統一採用英語翻譯。

2018年9月26日,《Nature》雜誌帶來最新消息稱,明年中醫細節將首次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機構——國際疾病分類(ICD-11)之中。

中醫進入世界衛生體系,或共享500億美元全球市場

​這一天終於來了!剛剛過去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日前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這就意味著,臟腑系統疾病、外感病、八綱證、臟腑證等中醫病證名稱,成為國際疾病“通用語言”。

世衛組織《總幹事報告》指出,ICD-11包括一個題為“傳統醫學病證—模塊1”的補充章節,將起源於古代中國且當前在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普遍使用的傳統醫學病證進行分類。

中醫不再是“偽科學”

中醫理論,是以天人合一的叄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中醫與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中藥的藥用成分的不明確以及無法數據化等原因,常常被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貼上“偽科學”的標籤。

人們在對中醫進行批評時,常常會以目前沒有現代儀器來證明“經絡”“精氣”的存在,所以否認中醫的療效。

中醫進入世界衛生體系,或共享500億美元全球市場

​這種現象不僅使得中醫在醫學界的地位非常尷尬,而且限制了現代中醫的發展。

但是隨著中醫正式進入世界衛生體系,中醫藥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價值將得到充分的肯定。

世衛組織傳統醫學、補充醫學與整合醫學處處長張奇表示,這不僅標誌著世衛組織對來源於中醫藥傳統醫學價值的認可,也是對中醫藥在中國、在國際上應用越來越多這一現實的認可。

中醫保健擁有一席之地

與西醫的“治已病”不同,中醫還具有“防未病”的功能,這也是中醫得到世衛組織肯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表示,世衛組織認可並珍視傳統醫學在國家衛生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展望未來,中醫藥不僅將在治病方面發揮作用,還會在保證人類健康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出現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養生理念,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更加要注重疾病的預防,從而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中醫進入世界衛生體系,或共享500億美元全球市場

​西醫在很多疾病的治療方面,確實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保證人類健康的議題明顯更有意義。

而中醫就是將治未病作為奠定醫學理論的基礎和醫學的崇高目標,倡導惜生命,重養生,防患於未然。

用曾任世衛組織總幹事的陳馮富珍的話來說,因為傳統藥物往往更容易被獲得、被認可,所以更有利於幫助實現全面的健康。

中醫藥將分享500億蛋糕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一直在國際舞臺上大力推廣中醫藥,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估值5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中佔領一席之地。

2016年,國家制定了一項國家戰略,承諾到2020年普及中醫藥實踐,到2030年使其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與此同時,帶 路倡議也要求,到2020年建立30箇中醫藥醫療服務和教育中心以傳播其影響力。

中醫進入世界衛生體系,或共享500億美元全球市場

​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沿線國家中醫藥及相關產品銷售額增長54%,達到2.95億美元。

此次中醫進入世衛體系,是世界對中醫的一種認可,也是中醫藥走向世界、證明自己的一個契機。

而隨著中醫地位的不斷提升,更多的凝結著數代人智慧結晶的傳統養生方式也將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