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戰國時代,諸侯爭霸,魏國魏武卒曾一馬當先,打敗天下無敵手,齊技士,趙邊騎也曾強盛一時,秦銳兵異軍突起,這些軍隊曾並駕齊驅的,但最終獲勝的卻是秦銳兵,到了戰國中後期,秦國在長平之戰中重創趙國,從此山東六國再無強軍與秦國抗衡。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山東六國為自保圖存,在戰略上紛紛合縱抗秦,但秦帝國以先進高超的武備碾壓其他六國,其他六國也曾多次互相支援,或聯合攻打六國,不過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那麼秦國的軍隊究竟強悍在哪些地方呢?真的強到讓其他六國膽寒的地步了嗎?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戰國後期,秦軍為何如此強大:

先進的武備力量

這樣來說,秦國之所以能夠極為強盛,它整體都是綜合性全,個別兵種極為強大,這種全面開枝散葉的軍備力量完全不是其他六國可以比擬的;其他六國的軍備能力也是極為鮮明,魏國的戰車和步兵比較厲害,韓國的弓箭射程較為厲害,而趙國是騎兵步兵雙方面都是不錯,楚國則是步兵優勢較大,水軍也是領先戰國;而齊國經濟強大,後期保障強大,燕國地理形勢好。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這就是諸國的優勢,同樣的諸國也是有很多短板,可是相比較秦國而言,秦國不僅地理優勢極為好,進可攻退可守,並且秦國的騎兵、步兵、弓兵都是全面發展,秦國的這三個兵種都是本國的優勢不存在短板,而弓兵是秦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據說秦國的強弩弓箭射程遠殺傷力大,並且還高效,先進的弓弩裝備直接把秦國的軍力提升了幾個檔次;為什麼秦國的弓弩很厲害,而諸國的弓弩卻一般般?這不僅是士兵們的厲害,還是工匠們的功勞,可以說沒有工匠和士兵就沒有強大的大秦帝國。

秦王用法律制度治國,維持良好的生產秩序

秦帝國的工匠生產和開發能力是相當的牛掰,青銅劍,強弩,戰車,攻城武器都是人家一手打造,並且還非秦國工匠不可生產,最關鍵的是工匠生產有一天完整的生產規定和流程,那就是那個工匠生產的裝備必須要署名該工匠的名字,一旦出了質量問題,該工匠會被懲罰。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同樣,哪個工匠生產的裝備耐用、質量高,那麼該工匠則會得到褒獎,就是這樣一個公平公正的匠人制度,讓無數的秦國匠人都開足馬力生產武器裝備,並且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還逐漸地提高了裝備的生產效率,我們從秦始皇兵馬俑遺址文物,就可以看出當時秦國技術之先進,工藝之完備,製造力之強悍,所以說,秦國的這批匠人才是本國真正的寶貝。

而秦王對他們也是非常的好,那時候的秦始皇嬴政雖然殘暴,但對於自己的秦國子民那是相當的好,不僅賦稅收的不多,並且還提供了很多的崗位給下層人民,高效完整的法規制度也讓這個國家整體秩序非常的井然有序。

山東六國面對軍事需求,力不從心

反觀其他諸國,有的國家要不然就是武器研發生產成本太高,貴族領導階層不願意損害自己的利益,君王也不想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就不了了之了;有的國家雖然下定決心要重整武備,但本國的國力不允許,有那個心沒那個力。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這就是戰國時期六國的縮影,明明擁有強大國力的齊國、楚國和趙國,完全可以大力生產武備,但都由於變法不徹底,國家雖大,貴族掌權,這是個大麻煩,只要提到大改,立馬很多人反對。山東六國,雖然都發現秦國吞併天下的野心,例如韓國、魏國、趙國、楚國早有那個心,將秦國視為最大的隱患,可是自己國家卻沒那個力量。不得不說這就是六國的悲哀之處。

高效公正的軍隊制度

有了強大的武器裝備,那接下來就是對人的培養了,秦國對士兵的培養是下了血本的,並且明確的規定好了秦國本國內的軍事制度,只要你有戰功,你就能升遷;並且秦國戰國記錄單位是極為公正公平的,你取得多少戰功,核查、記錄、上報一氣呵成。

那麼有的人就會說,軍隊裡的將軍就不會搶戰功嗎?答案是不會的,一個部隊裡,只要管理者人的將領,部下立下的戰功就是他們的戰功,這並不是說手下所有戰士立下戰功都會有領導一份,而是秦國制度中規定,每個部隊長需要在每次戰役達到多少整體戰功,這才能保住飯碗以至於升遷。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這就給了底層士兵升遷的機會,上頭的長官沒能力,那麼位置自然就空出來了,這就帶給了底下人頂替的機會,所有流水的將軍流水的兵,軍隊裡的督查隊伍會如實地對將士們進行評價和審核,不過這只是下層軍官之間的規定,上層軍官那可不是隨便就能動的,一個部隊隨便一動就可能帶給這個軍隊極大的影響,秦國的統治者都不是傻瓜。

高效公正的軍隊制度帶給了秦國軍隊極強的戰鬥力,並且立戰功還可以換成錢,這其實就是商鞅獎勵耕戰制度改革的成功,所以說,部隊給了秦國老百姓一片光明前途,這也是秦國老百姓浴血奮戰的主要原因。

秦軍激勵機制,讓秦兵無所畏懼

秦軍很少會因為失敗而潰敗,戰勝了也不驕傲,依舊謹慎小心的收拾戰場,消化勝利果實;失敗了,秦軍也會有序的撤退,撤退過程中井然有序,根本不會出現踩踏事件;就是因為這種強大的軍事執行力和高效的軍隊制度,直接讓秦國的武備力量展現得極為強大,甚至一度一萬人的秦軍就可以抵得過十萬人的聯軍,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秦軍不怕死、不怕疼,因為一旦戰死了,國家會給家庭補貼一大堆的金錢,所以說,在奮戰中,士兵根本沒有後顧之憂,而就是這種英勇加上強大的武器,秦國的士兵反而是陣亡最低的國家,除了燕國投降外,其他國家都是付出了極大的軍隊損失。

在戰爭中,戰術上秦軍的也是很獨特,第一輪強弩機射擊,第二輪箭雨射擊,第三輪騎兵衝擊,第四輪步兵收場,就這樣秦軍高效科學的戰場戰術成功的打贏了很多場軍事戰役,也讓秦軍威武的聲名遠揚。

秦國當時還讓北方的匈奴很長時間都不幹侵擾秦國,就是因為長城的建立和秦軍的恐怖,匈奴也就是在秦二世登基後才敢進犯,秦始皇在位時期,匈奴早就被蒙恬帶領的秦軍給打怕了,這也是為什麼秦軍讓人膽寒的原因。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秦國人才濟濟,武將輩出

秦國之所以能夠強大最後統一天下,與其人才政策是分不開的,山東六國大批頂端人才紛紛入秦,讓秦國富國強兵的商鞅是衛國人,開展連橫外交策略的張儀是魏國人,遠交近攻的范雎也是魏國人,當然這些都算是文臣,其實,秦國武將也是英雄輩出的。

我們都知道,戰國時代趙國出武將,例如有四大戰神之稱的廉頗,李牧都是趙國人,但秦國武將不次於趙國,並且秦國的武將前後銜接很好,沒有出現斷檔情況,收復巴蜀之地的司馬錯,重創楚國和趙國殲敵百萬的白起,以及在滅國戰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王翦,蒙恬、尉繚等等;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正是在百年不遇的強將帶領下,秦國軍隊戰鬥力急劇升級,造就一支百戰百勝的虎狼之師。

魏武卒、齊技士、趙邊騎、秦銳兵並駕齊驅,為何秦軍最後天下無敵

小結

當然,秦國能夠最終統一天下,不僅因為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有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強大的綜合國力,能夠擔負起持久戰所耗費的巨大的後勤物資供給;軍事統帥對戰場高超的領略能力,戰術指揮能力,秦兵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秦國自成立以來固有的尚武精神,這些都是造就強秦軍隊的必要條件。

總之,秦軍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商鞅徹底的變法,獎勵耕織讓戰略物資、軍事武器等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體系,軍隊完備的制度,科學的激勵機制,讓秦兵英勇無畏毫無後顧之憂,外加秦國戰神級別的武將輩出,秦國君主成功的人才策略,對武將們高度信任,給予其在戰爭上充分的發揮空間,使得秦軍成為戰國後期最強軍隊,打遍天下無敵手。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呂氏春秋》、《資治通鑑》、《左傳》、《漢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