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機械財經通過多年文章介紹了我國重卡行業的發展歷史,從這些發展過程中不難看出,我國重卡行業離不開與國際領先企業的技術,商業合作,重卡企業的很多產品也能看到這些合作的影子,今天我們用極簡的圖來展現重汽,陝汽,紅巖,北奔,長征重卡的重要技術合作事件,期望能簡單明瞭的讓粉絲明白各重卡企業的技術淵源

重汽

重汽從仿造LIAZ起家,經歷了斯太爾,沃爾沃,MAN的深度合作,形成了非常全面的產品系列

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陝汽

軍工產品起家的陝汽,最初以仿造BERLIET開始,曾經加盟重汽聯營公司,後率先和MAN合作,也有自己典型的產品


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紅巖

軍工背景的紅巖,是重卡行業裡最早進行技術引進的,引進了BERLIET技術,曾經加盟重汽聯營公司,後資本運作和上汽,依維柯合作再生


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長征

一直與太脫拉緊密合作的長征,曾經也是重卡行業裡最早的四家企業之一,但太脫拉的風冷發動機可能制約了長征的發展


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北奔

軍工企業北奔,在中國遍地斯太爾技術的重卡市場可謂特點鮮明,奔馳技術的光輝下北奔曾經是我國高端重卡的代表。


圖解我國重汽行業各公司的技術淵源


後記

我國重卡企業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開放的市場和靈活的技術引進,可能有粉絲質疑,為什麼重卡行業不能自主創新? 為什麼要去技術引進甚至去copy? 甚至有些人開始質疑我國的製造業。

其實沒必要太自慚形穢,新型社會體發展似乎都要經歷這麼一個過程,比方二戰後的蘇聯,有很多工業是仿造美國和德國,然後是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工程機械,汽車工業基本都是從山寨做起,再到後來的韓國,也是在仿造日美工業。但是這些國家都在後來有了自己強大的工業,並在某些領域超車,成為引領者。

我相信目前的中國也在超車階段,不久的將來,重卡行業也可能成為全球的引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