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波萊羅舞曲Bolero》由法國作曲家

莫里斯·拉威爾創作於1928年,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也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重要傑作。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約瑟夫·莫里斯·拉維爾Joseph 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

不聽古典音樂的朋友光看見名字可能會茫然。但事實上,這部作品也算是經常出現在生活中的古典樂歌曲了。因為它經常被電視節目或舞臺劇中作為插曲播放,也經常被改編。只要播放這個旋律,也許很多朋友就會頓悟,原來是這首樂曲啊。

這支曲子在演奏時需要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其中所需的樂器就包括薩克斯、風琴、鋼片琴、英國管等等。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波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爾為數不多的專為樂隊而寫的作品之一。

這首音樂1929年在紐約首演時,震驚了不少音樂界的人士,被美國報界形容為一個“爆炸”。儘管當時許多音樂家對拉威爾這種新奇的作曲方法不以為然,但我們今天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首相當優秀的、激動人心的作品。

這個曲子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所以在整個古典音樂中都是屬於標新立異的。

如今,它早已成為音樂會演出歌單中熱門樂曲之一,不少聽眾都會說聽它時都“好像有魔力一樣,一口氣地從頭聽到了結尾,不甚癲狂”。

世界名曲在手,且看安德烈·瑞歐如何演繹!

音樂編排上,管絃和軍鼓聲的完美搭配,情緒飽滿。樂器聲音的交互,讓聽者覺得心情悵然,且津津有味。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氛圍營造上,他借用了光影的效果。使得這個演出現場好似被迷霧籠罩,既浪漫又迷幻,堪稱驚豔!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扣人心絃的音樂都帶有不同的魔力,透過音樂家傳遞給所有聽眾。聽優美的歌曲讓人心情舒暢,低沉的樂曲會讓人黯然神傷,甚至情不自禁潸然淚下。這些現象在安德烈·瑞歐的音樂演出中也同樣存在,跳著跳著都笑了,聽著聽著就哭了。

安德烈·瑞歐作為“華爾茲”樂曲的傳承者,同拉威爾在創作上有著共同的追求:

破舊立新,獨樹一幟。

他演奏過的每一首歌曲都是經過改編後的,所以旋律更適合當下。融合了流行歌曲元素讓所有的聽過他音樂的人讚不絕口,音樂會爆滿是常態。眾所周知,每年7月在他家鄉馬斯特裡赫特舉行的音樂會門票都是提前半年預售,年年如此。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2020,愛你愛你。

新的一年,安德烈·瑞歐的音樂之旅拉開了序幕。剛剛過完聖誕節和跨年夜的他,第一站將會在明晚開啟。

喜歡安德烈音樂的朋友們,不妨看看他的演出行程是否恰恰與你同期,與音樂相約,同喜迎新年。

安德烈·瑞歐1月全球巡演行程

2020來了,和《波萊羅舞曲Bolero》一起打開新的音樂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