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眼看自己的孩子就要快上小学了,相信你肯定有这样的一系列困惑:“据说,现在的孩子拼音都提前学了,我们孩子不学的跟不上!”“我听邻居说,数学是很容易落后的,而且一旦不好,补都很难补上去!”“很担心孩子一年级就成绩不好,后面就没信心了!”......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

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地进入小学呢?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怎么引导孩子?

我们又该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呢?

......


点明六亿心灯,幸福三亿家庭。作为互联网家庭教育领域的先行者一心明家庭教育,希望孩子可以像植物一样,在爱和耐心下自然成长,快乐学习。


带着“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一心明家庭教育开年首期线上体验课围绕幼小衔接这个教育话题以“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为主题给各位家长朋友带来了专业的解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次主题课程内容。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主讲人 - 赵心羽

一心明认证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

家庭婚姻指导师/青少年成长指导师

《华商报》特约栏目心理专家

个案咨询10000+小时

中小学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百余场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填鸭式学习 — 厌学的萌芽

大家普遍做的一些方式方法,对于孩子马上进入小学阶段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深远的影响?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那么在孩子学前的这个阶段,很多家长都满怀期待,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同时,也希望说为我们的孩子将来的十多年的一个学业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家长就非常的焦虑。在我的学习班上,很多的家长都分享说我们学前只能说是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一年级的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不要落在其他孩子的后面。所以很多的家长把焦点放在了让孩子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个兴趣的一个学习上面。我们的家长只知道,在孩子已经出现了厌学的年级,才会发现孩子出了问题。可是往往忽略了,其实在我们孩子学前的时候,很多的孩子已经埋下了厌学的种子。过度的追求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无异于让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是一件完全没有乐趣的事情。所以,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小学的时候,对于学习这两个字已经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所以在孩子的心里,已经埋下了厌学的一个种子。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所以我们在学前阶段,如果填鸭式的让孩子去学习学科知识。应该说是一个弊大于利的事情。家长们就会困惑啦,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在孩子学前这个阶段,并不是一个适合用逻辑思维去学习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过度的过早地追求文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孩子能去填鸭式的学习,不符合孩子在这个阶段的一个身心成长的规律。同时呢。家长们也忽略了孩子在关键成长的时期,最需要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学前幼儿的成长关键点

学前幼儿的成长关键点:在学前这个阶段呢,其实孩子的思维逻辑并不是很发达,孩子这个时候是需要用感受来学习的。所谓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感觉,以及嗅觉。那么,孩子通过这些感官的通道来认知世界,来探索世界。这个时候,孩子才能够建立一个完全的去认知世界的一个体系,而不是一味的只用思维来认知世界。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因此,我们在这个阶段就要去注重孩子的感受式的学习。比如说,孩子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孩子对于所有他不认识的东西,他都想用手去摸一下。不论是危险的还是不危险的,都要去摸一下。孩子到了外面看一看,小花小草,小蚂蚁都会好奇地蹲在那里看半天。我们觉得很无聊的事情可是孩子一蹲就是将近一个小时,叫都叫不走。那么孩子在认识很多的东西的时候,他也很奇怪,就要去闻一闻,用牙齿去咬一咬。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很多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有很多的不卫生的坏习惯。其实呢,这个阶段是孩子在用他的感官去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影响着未来孩子对于学习,对于知识探索的一个好奇。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原本是非常爱学习的。当孩子看到一个字的时候,就会问爸爸这个字念什么?爸爸,这个字是什么字?爸爸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妈妈,这个图是什么?妈妈,这个东西是什么?孩子本来对知识非常好奇的。可是,孩子学习这些知识并不一定要用背唐诗,并不一定要用看多少的名著故事,要背多少的单词,要学会算多少的算术来认知世界。当我们过度的让孩子去学习知识的时候,就破坏了孩子的这个求知探索的好奇心。也忽略了孩子对于感官上的一个探索。所以孩子的这个特点呢。就是感受式的学习,而非逻辑式的学习,这是孩子的第一个特点。

那么,学前幼儿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孩子本来有很强的一个求知好奇心。那么当我们用一些不恰当的一些学习方式,只会让孩子过早的对于他们好奇的东西失去兴趣。同时呢,我们很多的家长也会对于孩子的好奇呢,非常的不耐烦。因为我听到很多的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哎呀,你怎么这么多的为什么?哎呀,你怎么这么多的话你怎么什么都要问,哎呀,你好烦呀,所以不让孩子问很多的问题。所以当我们过度的让孩子去学学科上的一些符号儿式的一些知识,或者说我们拒绝回答孩子的一些问题。就会影响孩子的求知探索。

学前幼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有非常强的人际交往的需求。可是很多的家长呢,因为过度保护孩子,或者说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会担心啊,在外面啊,出现一些危机。因为现在有很多丢孩子的事情,所以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喜欢把孩子宅在家里。在学前幼儿阶段,就已经开始把孩子宅在家里,可是孩子对于这个阶段,人际交往的需求非常非常的重要。这也意味着,孩子未来进入学小学之后,是否能够适应小学的生活和环境。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基础的打造的过程。当我们过度的担心或者焦虑。保护孩子的时候,忽略了孩子的人际交往需求的时候。孩子未来入学之后就会难以适应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理上的一个学校的环境,以及学校里面的人际环境。这两个环境对于孩子适应起来,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会非常的困难。

那学前幼儿的第四个特点呢,就是在这个阶段也是一个自信心的关键形成期。那么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自信不能够很好的建立的时候。孩子未来在学业上面遇到了挫折,他就很难去面对,也很容易去逃避。很多的家长在我的课上会问到说,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能写一两个字,他坚决不写一行字。遇到一些难的题啊,孩子就会空在那里,不愿意动脑筋,然后就说我不会,我明天等老师讲。那么这些原因,很多家长不理解,会认为孩子懒惰,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在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好。那么在孩子学习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一些挫折,孩子没有信心去完成的时候,就习惯了逃避,习惯了绕过去。同时呢,对于孩子在建立一些人际关系的时候,他也会被动,甚至慢慢的变得内向,自卑啊。对于他的人际交往也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很多的家长会说,我们平常并不太骂孩子啊,为什么孩子还会不自信呢?我们会看到,自信的孩子不一定是被骂的。虽然说我们经常地否定孩子,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可是还有一些专制的家长,比如说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好,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照家长的一个安排来做,那么慢慢的孩子也会变得不自信。因为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决定,自己的想法,是不被认可的,是不对的。还有一些家长过度的溺爱孩子,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自信。因为他知道他离开了妈妈,什么都不行,离开了保护什么都不行。所以当我们的家长过度的溺爱孩子或者经常否定孩子,或者说我们用专制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破坏孩子的自信心。

那么第五个特点就是学前幼儿在这个阶段呢,是规则形成的一个关键期。那么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孩子入了小学之后,不能够适应环境。就是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不能够去适应学校的规则,学校的要求,或者说是纪律,或者说是老师的一些教学上的要求。孩子是不能够去蛮好的去完成这些要求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孩子的学前阶段呢,可能随时去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啊,我们也很少拒绝他。所以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遇到了规则,就要跟他说不。这个时候孩子就不能够适应了。

那么第六个呢,最关键的就是学前阶段也是孩子的各种素质品格,以及能力以及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呢,我们会分为九大类,就是九个敏感期。一会儿我会发上来,大家看一下,今天我们就不展开讲了。那么,如果错过了这些关键期呢,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些品格的形成,一些能力的形成,以及孩子未来在进入小学之后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基础就会错失掉。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那这些就是我们学前幼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家长需要更加多的去关注的这些点。当我们关注了这些之后,正确的去引导,就能够让孩子顺利的去形成一些关键的素质能力以及品格。让孩子在进入小学能够顺利的进入。

家长如何做,让孩子顺利入小学

我们一旦了解了学前幼儿的成长关键点,那么下来,我就为大家来分享,作为家长,我们具体应该在哪些方面怎么做。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一、我们要让孩子多去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的这个环境的熏陶下呢,去启发孩子的感受。打开孩子的各种感官通道,开发孩子的一个感受性。保持孩子的一个好奇啊,那这个时候就要避免过多的枯燥的学习。二、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来决策。那么我们家长呢,在这个时候啊,在很多事情的决定上面,可以给到孩子一些引导和建议,然后让孩子多来做决定,然后在后果当中来学习。那么这样就会增强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立孩子对于陌生环境他能够去应对的一个信心。三、多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一个环境。然后在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交往的过程当中,甚至于会很正常的发生一些矛盾冲突的过程当中,为孩子建立人际交往的规则。提高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环境适应的能力。那么很多的家长会说,我让孩子到幼儿园去,将来到小学去,我希望他更多的去学习,不要再跟小朋友玩儿啊、闹啊,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在我咨询的个案里面,甚至有这样的家长,就是会觉得孩子到院子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儿,会被其他人影响了,素质不好啦,学一些坏习惯啦,等等,然后就把孩子直接圈起来,根本不让下楼,有很多家长是这样做的。所以呢,我们要为孩子多去创造人际交往的一个环境,这样的话,孩子进入小学才能够更加的顺利。

四、引导孩子竞争的意义,客观地肯定孩子。这样的话,才能够正确的为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让孩子过度的自负或者自卑,将来呢,会影响到孩子对于学业上的一个挫折的应对。五、延迟满足,不要孩子提任何的要求,我们就立刻去满足他。要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等待,学会耐心,学会去克服心里的那个欲望产生的时候的那个焦躁。那只有这样子才能够让孩子将来在进入小学之后,首先适应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规则同时呢,也会去适应良好的一个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六、在每一个敏感期的时期,要及时的引导孩子。那么这个呢,我们在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展开来讲。

拒绝″纯零基础″上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更轻松?

点明六亿心灯,幸福三亿家庭。一心明家庭教育开年首期线上体验课程内容分享就全部到这了,如果大家对于本期课程内容的分享还有什么样的一些困惑或者问题,或者说在哪个知识点上面,也觉得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可以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回复你的问题和困惑,一心明会及时给大家进行一些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