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要说大观园里的这些少男少女,宝钗最持重老成。

宝玉疯起来,会看见鱼跟鱼说话,看见鸟跟鸟说话。

黛玉耍起小脾气,嘴像刀子一样,怼起人来毫不留情。

娇憨的湘云,会喝醉酒睡在石凳上,让花瓣落满一身。

而宝钗唯一一次露出孩子气,拿着团扇扑蝴蝶玩,却撞到了一件“倒霉事”。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她追着蝴蝶,不知不觉来到滴翠亭,无意中听到了亭子里丫鬟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

她们在谈小红和贾芸手帕传情的私密,这在当时十分惊世骇俗。

所以宝钗的第一反应便是不能让她们知道自己在偷听,于是她故意放重脚步,假装自己是来找黛玉的。

因为这个,宝钗被黑了很久,很多人认为她是嫁祸黛玉的心机女。

其实,宝钗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冷漠心机,而是个心地善良,非常会为人处事的人。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1在长辈面前,她的“心机”其实是发自内心的孝顺

宝钗少年老成,在长辈面前,说话做事非常会投其所好。这跟她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宝钗父亲早逝,哥哥薛蟠不能顶门立户,每天斗鸡走狗,无所不为,宝钗见哥哥不能体贴母亲,便不再以书本为重,专心做针线家务,替母亲分忧解劳。

所以宝钗比同龄人早熟很多。

薛姨妈曾对黛玉说:“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可见宝钗从小非常懂事、孝顺,她留意长辈的喜好,完全是下意识的。

因为她懂事,到了贾府后,很快便赢得贾母的喜欢。

贾母为宝钗办生日宴,问她喜欢吃什么,爱听什么戏?宝钗单挑贾母喜欢的点,让贾母十分高兴。

宝钗知道贾母年纪大,喜欢热闹,便点《西游记》《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些热闹的戏文。

她不仅知道贾母喜欢什么,还深知贾母为什么喜欢。

宝钗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她说韵律铿锵顿挫,排场也好,词藻更妙:“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先开始很反感这些热闹的戏,经宝钗的讲解后,顿时喜欢上了,也间接地对祖母的喜好有了更深了解。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难怪贾母夸宝钗比自己的几个孙女都强,要知道,最会识人辩物的贾母什么手段没见过,如果宝钗只是做做样子,虚情假意,又怎么会得到贾母这么高的评价。

2看破不说破,是最大的善良

自从宝钗来到贾府,为人处事周到体贴,深得人心。

黛玉却一直认为宝钗心里藏奸,故做姿态,所以特别不待见她。

再加上“金玉良缘”的说法,像根刺一样恒横在黛玉心头,她不由地便把宝钗当做了“情敌”。

黛玉曾几次三番当面奚落宝钗。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有人送宝玉一个金麒麟,宝钗说湘云也有一个同样的麒麟,黛玉当场便刻薄宝钗:“宝姐姐在别的事上心还有限,唯独在这些人戴的东西上,比谁都留心。”

宝玉挨打,宝钗以为是薛蟠挑唆的,于是回去质问,结果被薛蟠说她心里想着“金玉良缘”,气得哭了一夜。

第二天,黛玉看到宝钗脸上哭泣状,便嘲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对黛玉的嘲讽、挖苦,宝钗不是装没看见就是装没听见,让黛玉越发觉得她太有心机。

直到有一件事,黛玉完全改变了对宝钗的看法。

贾母在大观园里摆宴,席间大家一起行酒令。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轮到黛玉时,她怕被罚酒,一着急便说了《西厢记》里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

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她,并没说话。

《西厢记》在当时是闺阁禁书,黛玉当着那么多长辈、同辈的面说出来,确实非常不妥。

事后,宝钗单独黛玉在一起时,才笑她:“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

羞得黛玉当下红了脸,急忙告饶:“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看黛玉满口央告,宝钗也便不肯再追问,而是诚恳地劝鉴了一番:“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些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话说的苦口婆心,像个大姐姐。

对于宝钗的看法,黛玉未必认同。但令黛玉感动的是,黛玉母亲去世的早,又没有兄弟姐妹,她长到那么大,竟没有一个人像宝钗那样教导她。

黛玉自己也承认,如果是宝钗行酒令说错了话,她是决计不会放过的。

如今自己有这么大的短处落在宝钗手里,宝钗没让她当众出羞,还那么真挚地对她,叫她怎能不感动?

从心里真正跟宝钗和解后,黛玉便将一片真心和盘托出: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看破不说破,给人以尊重,顾及人的体面,最是难得。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正是宝钗的这份善良,收获了黛玉的真心。

3善良的人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贾府里很多人都长着“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高低贵贱在他们心里泾渭分明。

贾环因为长相猥琐,举止荒疏,很不讨贾母和王夫人喜欢,所以虽然是主子,却不招人待见。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王熙凤就公然骂贾环是只“小冻猫子”,贾府里其他小丫头也不愿意跟贾环玩。

宝玉众星捧月,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而贾环则像个过街老鼠,活在阴暗的角落里。

贾环因此很自卑,他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不是太太养的”。

只有宝钗从不另眼看他,待他亦如宝玉。

贾环跟莺儿赌钱输了不认帐,起了争执。宝钗见贾环急了,便说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

既提醒莺儿注意规矩,又呵护了贾环的自尊心。

薛蟠出门给宝钗带回来很多土特产,宝钗把这些分成几份,给大观园里的姐妹们一一送去。

当然也没忘记贾环。

诚如赵姨娘所想:“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在宝钗心里,“有时运”和“没时运”并没有什么分别。

对别人如此,对身边人更是如此。

香菱是个非常苦命的女子,本来生在富贵人家,却三岁时被拐子拐走,从小打骂,长大点后拐子将她卖给冯渊。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冯渊对香菱一见倾心,认认真真想择个好日子正式迎娶她过门。

不断拐子又转手将她卖给了薛蟠。

薛蟠为抢香菱,打死了冯渊,也粉碎了香菱逃脱苦海的梦想。

做薛蟠的妾,香菱的日子可想而知的艰难。

幸亏有宝钗的庇护,使得香菱悲惨命运中有了一段高光时刻。

宝钗知道香菱十分向往大观园的生活,所以就趁着薛蟠外出时,将她带进大观园。

香菱诸事不理,魔怔了似的学做诗,宝钗便由着她。

还时时鼓励她去找黛玉请教,嘱咐她注意身体,别累坏了身体。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在那段日子里,香菱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生活过的无忧无虑。

在善良的人眼里,没有“空气”和“透明人”,每个人都值得被看重,被尊重。

4宝钗是个冷美人,但并非无情。

她待人体贴周到,看似处事圆滑,其实非常用心体恤旁人。

她照顾着老人家的内心需求,关怀着少不更事的伙伴,对所有弱势群体都一视同仁。

她愿意倾听,懂得尊重。她的善良发自内心。

善良是天性,也是品行,是修养,也是心胸。

真正的善良从不带有任何目的。


这些年,你们都错怪了我

都说宝钗很完美,是情商很高的女子。

其实比起她的情商,她的善良更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