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前兩天,易居發佈了一份報告,名為《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名單》,一時走紅各大房地產媒體平臺,引來眾多網友圍觀。

易居發佈的這份名單,每年都會更新一次,在國內來看,統計的數據還是有一定借鑑意義的。


而且只要你用心,基本上可以從這份榜單中解讀出每個城市的“樓市泡沫度“,以及房價的基本走勢。

這個對當下的購房者來說,非常重要。


1


首先再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做「房價收入比」。

按照公式: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舉個例子。201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單價60000元/平方米計算,平均480萬左右,假設家庭月收入達到20000元,年收入就是24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就是20。

也就是說一家人不吃不喝20年才能買得起北京4環內的一套房。

根據國際標準,房價收入比在3-6之間為最合理範圍。但易居統計的數據結果是,2019年我國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平均值已經達到了13.3,兩者差距巨大。

這是在說明我國房地產已經嚴重泡沫了嗎?

這個話題我之前還和一些行業研究者開會討論過,答案是,目前中國住房市場所處的階段、市場供給住房類型、居民收入結構和國外都不盡相同,所以國家之間無法作出有效對比,那麼中國用3-6這個數值衡量,顯然是失實的。

所以,我們只能按照目前的樓市形勢,來對比中國城市之間的差距。

閒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2


以下是2019年中國50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排名單。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數據源於:易居研究院,點擊放大查看)


我們先從前面開始看,從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出,深圳以35.2穩居冠首,且與第二三名的三亞、上海,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的深圳,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創造了房價奇蹟。如果按照均價,當下深圳的房價已經超越北京登頂中國大陸了。

但是深圳房價泡沫大嗎?市場上論調很多,但我認為,如果按照大灣區的發展趨勢,作為核心龍頭的深圳還會有更大的潛力。

那麼是這份榜單失實嗎?也不是。這裡要關注一個很重要的數據「城市居民財富均值」

舉個例子,假如一年全國各地50萬人口流入深圳,其中有10萬人有購房需求,如果要置辦房產,他們大概率會把家裡的6個錢包、祖祖輩輩的積蓄,投到深圳樓市。

金錢和剛需流入樓市,房價隨之水漲船高,但一年內深圳居民的收入水平卻沒有明顯變化。分母不變,分子增大,這就導致房價收入比增大。

深圳的房價不是本地人推高的,而是每年幾十萬流入的“新深圳人”集體推高的。所以一個城市的房價,永遠取決於這個城市的「整體居民財富值」。

深圳一向不缺有錢人。前段時間,深圳豪宅項目太子灣灣璽開盤,主推104套公寓,均價11萬元/平方米,總價2000萬元起步。疫情之下,戴著口罩的購房者蜂擁而至,坐滿整個營銷中心,以至於街道辦方面不得不聯合派出所前往售樓處強制清場,緊急限流。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當晚,太子灣灣璽104套公寓全部售罄,收金42億元。數日之後,項目又在線上加推14套房源,第二批4000萬元起步的奢華公寓在正式選房開啟8秒之後,銷控表便全線飄紅。

深圳土地面積小,商品房供應有限,在全國有錢人源源不斷財富積聚下,房價逐步升高,這個趨勢不能用單一的當地居民平均收入來衡量。

當然深圳房價也必須要警示的,如果任由有錢人把房價無限推高,最終和香港無異,這會遏制人才的流入和城市產業的發展,無法引領大灣區走向國際。

和深圳相似的,還有上海、北京、三亞、廈門、杭州等。

其中三亞主打優質環境資源,一直都是中國的養老勝地,投資者甚多,缺乏剛需支撐,只能作為消費品來買;廈門是全福建人的置業理想之地,也是有錢人財富積聚的典型代表,這也是廈門房價多年居高不下的真實原因。

杭州是強二線城市的代表,去年常住人口增加55萬人,人口流入數量排在全國第一。自然是帶著全國人的財富去的,而且在未來亞運會到來,成為國際名片,房價又會隨著人口流入繼續推高。


3


接下來,我們再從後往前看。

整體來看,排列在後面的基本都是三四線城市,當然也有個別二線城市,其中最後一名便是強二線城市長沙。

長沙這幾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且對土地財政依賴度低,在房價管理上,我認為是全國最好的。

長沙人安居樂業,對炒房客的憎惡是刻在骨子裡的。在上一輪房價上漲之初,甚至不惜誤傷剛需,出臺政策抑制房價,和炒房客做鬥爭,這一點值得全國所有城市去學習。

長沙目前依然是全國樓市價值窪地,但市場是強控型市場,只要地方不放開,房價就永遠會在低位趨勢中緩慢運行。

其次是青島和成都,均是引領城市群的強二線城市。這兩個城市因為上一輪房價炒作嚴重,2019年房價回落了一整年。

現在青島二手房均價為24617元/平米,如果按照80平米的房子來反推,人均工資已經達到了8247元/月。和前幾天當地披露的人均工資水平7853元差距不大。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但是我問了一圈青島年輕人,大部分人說賺不到這個數字。研究了一番才發現,根源在於“國企獨大”。國企強的地方,財富分配是不均勻的,國企提供的就業崗位少,會導致社會財富被少部分人掌握。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為此,前段時日,青島日報還刊登了一篇題為《根在產業結構》的文章,正面回應了“青島為什麼工資低”的問題。最終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只能通過升級產業,讓產業充分信息化、科技化,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才能提高真實的大眾收入,吸引外來人才。

接下來青島房價還會高位橫盤,成都房價同等情況下,則已經迴歸到底部水平,隨著被延遲的小陽春到來,會有一定的反彈行情。

從這個表格還可以看到,濟南和日照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11和10.5,均高於青島。青島是山東之最,濟南是省會政治中心,中間擠進個日照讓人不解,當地居民拿什麼去支撐這樣的高房價呢?

我們按照同域價值對比法,可以發現,石家莊、太原、海口、南通、哈爾濱、金華、蘭州等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是不健康的,這種城市房價投資客居多,流入人口數量少,房價支撐力較弱。所以在下一個階段,很房價會大概率會回調。


4

接下來我們再研究一下2019年城市“房價收入比”的增速。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數據顯示,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3,相比2018年的13.7下降了3%,幅度雖然有限,但卻是2015年這輪房價大週期以來,第一次下降。這是很明顯的信號,說明2019年是這波大牛市終點。

接下來我們看各個城市的情況。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從圖中可以看出,35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增速呈現負值,15個呈現正值。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再回到這個公式中來。

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脫離實際了!

其實2019年相對於2018年,一般家庭的收入增速可以忽略不計,分母不變,房價收入比的增速,也就代表了房價的漲跌。以此來看,2019年35個城市房價處於下跌狀態,也是符合真實行情的。


而且南通以14.9%的增速排名第一,符合2019年南通房價領漲全國的事實,更是證明了這條推論是正確的。

我們還可以看到,2019年房價下跌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和大部分二線城市,其中跌的最猛的是青島,上漲的反而是像南通、洛陽、蕪湖、哈爾濱、日照、蘭州等三四線城市。

這就是樓市中經常談到的「板塊輪動原理」,一二線政策遏制,需求和資金就會跑到三四線城市。三四線中炒作氛圍濃烈的先漲,然後是相對含蓄的城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作為上一輪房價週期終點,板塊輪動也會隨之而終,牌局重洗。從圖中可以看出,像宜昌、太原、莆田等這些當初被炒作過分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在2019年開始下跌。

接下來就是南通、洛陽、蕪湖、哈爾濱、日照、蘭州,這些在2019年興風作浪的三四線城市。


5

最後子木再總結一下。

房價收入比,是參考城市房價泡沫指數最好的數據之一,但前提要考慮人口流入帶來的「財富平均指數」這個概念。

目前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亞健康狀態”,房子壓著生活,居民幸福指數每況愈下。

未來如果不想辦法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樓市將會逐步香港化,年輕人喪失向上躍遷動力,後果不堪設想。

未來一二線城市還可以隨著城市化進程,用人口流入帶來的財富支撐房價,而那些“房價收入比”居高的三四線城市,隨著人口逐步流出,房價將成為壓垮城市發展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