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

"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因为他们生了我。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何以为家》是一部改编于真实故事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群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当中讲述了一个12岁的男孩“扎因”悲惨的生活经历,最后因为持刀伤人而被捕入狱服刑5年。在接受法庭的审判时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也述说了一段黎巴嫩底层民众如蝼蚁般生存的故事!​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一、生存 责任 担当 善良 勇敢 感恩:人性深埋于底的光辉!

1. 赞恩和父母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小小年纪就必须为了生存亲手磨灭本属于孩子的童真。赞恩在药店里买药,他的表情和撒谎的行为,都在证明着赞恩已经摸透了所谓的社会生存法则,并且他不得不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一起,通过一些违法的手段牟利。赞恩不但要参与到父母的制毒工作,自己还需要工作养家搬着比自己还高大的煤气罐,更别说上学学习知识了,因为想保护的妹妹被父母早早的“出嫁”而不幸去世,导致了他最后最悲惨的选择持刀伤害了自己名义上的妹夫。12岁的赞恩所遭受这一切,是普通大众所不曾遭遇的,他所肩负着的重责,他所遭受着的苦难,但是赞恩却一路坚持。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2. 在剧中泰格斯特见他无家可归,便收留了他。泰格斯特的身份证明是假的,儿子约纳斯更是黑户,泰格斯特被捕后约纳斯哭闹不止,收留了他,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感恩着她。尤其泰格斯特是不在的时候,12岁的赞恩成为了一个小大人,从方方面面照顾着1岁的约纳斯,就像照看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样。赞恩便抢别人家小孩的奶喂约纳斯。不仅如此,他还抢了别人家的儿童平板车,用它拉着约纳斯乞讨。实在没东西吃了,他就到救助站领取奶粉和尿片,度过暂时的难关。赞恩当时完全可以选择抛弃,毕竟自己也还是个孩子,还和他没有任何血缘亲属关系,但是内心的善良感恩之心还是将这一切收了起来。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二、生而不养、生而养之、未生而养:人性的抉择!

1. 当法官向赞恩的父母问起赞恩的年龄的时候,作为父母的她们竟然不知道,最后还得靠一份医学证明才能确定赞恩的准确出生日期。当赞恩鼓足勇气向父母提起要上学,父亲在意的是没人干活会影响生计,母亲则在意上学可以给家里带来的诸多好处。11岁的妹妹萨哈因为几只鸡被自己的父母出嫁给了房东阿萨德,最后妹妹怀孕导致了死亡。赞恩的父母行使着作为父母的权利,对孩子非打即骂,把他们当成挣钱的工具,却完全选择性摒弃了身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伦的丧失。

2. 泰格斯特带着儿子一起上班,把儿子藏在厕所里,害怕被别人看到。因为像他们这样的难民一旦被发现生了孩子就要被驱逐,过着蝼蚁一般藏着捏着的日子,儿子约纳斯生日,泰格斯特便从饭店偷偷拿了蛋糕回去给他庆生;假身份证即将过期,重新办理的价格高昂,泰格斯特到处筹钱无果,走投无路的她选择去剪了自己的头发卖钱。也很果断和坚决不愿把自己儿子交给人贩子阿斯普罗换取那张价格高昂的身份证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与赞恩的父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和现实考验,泰格斯特坚守住了为人父母的人性底线。都展现了为人父母该有的责任和态度,这种态度更是她对于无奈现实的抗争。

3. 流浪的赞恩被泰格斯特收留之后,赞恩便与泰格斯特母子相依为命住在一起,他承担起来照顾约纳斯生活起居的责任,把约纳斯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他给约纳斯喂奶,带他看动画片,哄他睡觉,这是整部影片里少有的温馨画面,也是赞恩从未体验过的家庭温暖,赞恩与泰格斯特母子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生活很艰难也很温馨。泰格斯特被捕后赞恩为了照顾约纳斯去偷抢去乞讨。他与约纳斯的关系就像兄弟和亲人。不管是泰格斯特对于赞恩的收养,还是赞恩在泰格斯特被捕后对她儿子约纳斯的悉心照料,这都是"未生而养"的人间大爱,也是人性至善的一种传递和轮回。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三、人性的呐喊:对人性和现实社会的拷问和控诉!

1. 在监狱中赞恩对着电话里的电视台说道:我要起诉我的父母,我想让大人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养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了,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是暴力、侮辱或殴打,被链子锁、水管浇、被皮带打吗,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给我滚臭小子”和“走开混蛋”。生活简直是一坨狗屎,比我的鞋子还要脏。我天天活在地狱里,受着煎熬,我像一堆腐烂的肉。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真主不希望我们这样,他要我们像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面对妹妹的死亡,父母的愚昧,自己因复仇而身陷监狱。赞恩对父母的起诉更像是对社会体制,对人类世界,对真主的质问。作为一个孩子,他无力选择和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找不到能够发声的渠道,这是他唯一发起对于人性的控诉和对于命运的抗争

2. 在法庭上赞恩和父母说:你现在肚子里面的孩子会和我一样。法官问赞恩“你想让你的父母怎么样?”赞恩回答的说:我想让他们别再生孩子了,法官说:我想他们不会再生了。赞恩问道:”那她肚子里那个呢?不还是得生?”这里表现出了赞恩不想自己还未出生的弟弟或者妹妹遭受着同样的对待和命运,也是对于自己所遭遇的命运和对待心中的呐喊。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愿每一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这部电影中展现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有着美好也有着丑陋,有着善良也有着罪恶。在12岁的赞恩身上,有着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有着大人的担当和勇气,还有着不惜一切代价的生存能力,他懂得担当,他懂得感恩,他懂得勇敢,他懂得努力向上生长!最后,赞恩得到一张印着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开心地笑了。也是电影中唯一的一个笑容,这部影片经过两个小时的压抑和无奈,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稍感欣慰。电影结尾说

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应当说每一个小孩,每一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只要善待整个世界,善待我们内心的每一个念头,因为这就是世界开始的地方。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何以为家。12岁男孩对于人性的控诉!

但愿孩子们都能够远离疾病、灾难、苦难,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但愿每一个父母都能够有所醒悟,善待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