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的陪伴—調研結束有感

雖然不捨,但是還要結束,我只期望你們記住我,記住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短短的“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的這十天裡,採訪,參觀紅色革命遺址,深入村子調研,一起吃飯……這些過程的點點滴滴,依舊曆歷在目,去無法用筆一一記錄。

每次,當我回想起大家開會討論的樣子,尤其是“黃又又”、亮哥、“二姐”、林獻、“豬豬”、“張導”、柳媚、晨曦、專業攝影組的美女們等等以及我這個“老幹部”,就有種莫名的思緒在心中沸騰,化作熱淚兒而出,儘管我沒有真正流淚。有時,夜深了,我回想起每次活動中大家歡快與忙碌的身影,總想說謝謝你們,這十天我很開心。

成長看起來似乎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我知道,每個人都是在經歷中體會成長。這種成長,何其珍!一路走來,收穫頗豐:

第一、珍惜當下。無形的緣分,讓我與你們一起參加三下鄉,一起成為映山紅社會實踐隊的一員,認識這麼多和藹可親的村幹部,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的真心。這個世界每天都會無限可能,但是我們卻在這無限可能中遇見了彼此。彌足珍貴,更多的是感動。所以,我會倍加珍惜那段時光。

 第二、細節與成功。“細節決定成敗!”,每一次活動,都需要去精心策劃,需要去細心準備。未經深思熟慮,肯定會忽略了很多細節,以致顧此失彼,那就會對工作造成諸多不便,降低效率,甚至導致我們失敗。因此,細節永遠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敵人。

 第三、團隊意識。來自物理學院不同專業的19個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其實,這一點,我個人做得並不是很好,我感覺自己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那樣,或許自己還要努力吧!

 第四、溝通交流。每個人不斷地都會有些新的想法與體會,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憂傷,我有時與隊員們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瞭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進理解,也可以集思廣益,或是彼此分享內心喜怒哀沮。

第五、集體意識。主動考慮隊伍裡的大小事情,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動地提出疑問。雖然簡單,卻意義重大,讓我瞭解到更多,學到更多。

 第六、理解包容。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想法強加給他人。學會理解,包容別人,包容社會,包容世間的一切。其實從下鄉的籌備活動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雖然在商量過程中,往往會意見不一致,但我們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包容、學會了體諒,更加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當然,在我們這次活動收穫頗豐得同時,我也必須承認,我的工作也仍存在著諸多不足或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對下鄉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缺乏經驗,一些準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細節也還考慮或做得不到位。但我真的為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付出了自己的情感。

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個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佈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

每個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著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勝它,我們每一個人心裡想的是: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也不能少,誰也不能倒下來。讓我更加堅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但是每一個人都很珍惜著著短短的一週時間,每天都是痛並快樂著。我們大家在一起,總有一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溫暖著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

從4月10日我們正式成立映山紅社會實踐隊,到今天我們調研即將結束,我們一起度過了近3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一起去贛州,一起去瑞金,一起去村子裡調查問卷,作為副隊兼任調研負責人的我,我有太多的話想與大家分享了。其中,有好的,有不好的,有時我甚至分不清我到底在說什麼,有時我在迷茫我到底在幹什麼,有時我開心與後悔……

最後,再次謝謝你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