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八旗鎧甲

自從清太祖努爾哈赤於公元1618年發佈《七大恨》詔書後,後金(清朝)就和明帝國正式進入了戰爭狀態。雖然明軍數量龐大,並遠勝於後金軍(清軍),但卻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不斷敗北,最終被迫讓出了所有的江山。自此,清帝國接替了明帝國,成為屹立在這片土地上最大的封建帝國。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努爾哈赤發佈的《七大恨》詔書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清軍的戰鬥力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下滑,這種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象。僅僅是到了乾隆一朝,清軍的戰鬥力就已經完全不能和清初時期相比,甚至不如康熙雍正時期。到了清末期,清軍更是衰弱到了極點,根本不堪重用,在與列強的戰爭中接二連三的戰敗,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使百姓受難,國家蒙塵。

通常在評價清末各類事件時,常常將責任歸咎於清軍戰鬥力不足這一點上。確實,清朝末期的清軍戰鬥力完全無法與皇太極、順治、康熙等朝相比,但在經歷過漫長的歲月過後,清軍的戰鬥力為什麼會下降呢?再者,清帝國在對外戰爭中一敗再敗,真的只是因為將士單兵素質下降的單一緣故嗎?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八旗軍


沒有"重視"火器的發展,部隊沒有普遍列裝火器

很多聲音認為清廷並不在乎火器的發展,這才導致了清軍在清朝末期無法與西方列強之兵抗衡,這種說法是較為極端且獨斷的。不過需要承認的是,清代封建統治者確實沒有明代封建統治者那般重視火器,這主要是受時代背景所影響的。早在皇太極統治時期,統治者就已經意識到了火器應用的重要性。《天聰朝臣奏議·終養性謹陳末議奏》中曾經記載:

"軍中長技,攻打城池,必須紅夷大將軍,緊要必用;其別號將軍炮次之,至於三眼槍、佛朗機、鳥槍等項、特城守之具耳。在兵丁喜其輕便好拿,攻城實不濟事。目今火器,雖有大號將軍,然尚少。宜亞諭令金、漢官員各管地方,有遺下各號大將軍炮,盡致查出送來。仍再多方鑄造,酌議收拾,方可有用。大炮百位不多,火藥數十萬猶少。我國如將火器練成一營,真無敵雄兵,以之威服天下宵餘矣。伏乞上裁。"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當時的封建統治階級已經明確意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並主張建立規模更大的火器部隊。從火器營後期的發展來看,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封建統治者的認可。不過,在康熙、雍正兩朝過後,火器的發展就出現了減速的情況,不僅沒有普遍列裝部隊,就連火器營的武器裝備也很久沒有更新換代。反觀明代軍隊,雖然也沒有將火器普遍列裝部隊,但是卻一直保證了火器的更新換代,彈藥也足夠充足。每逢戰事,基本上都有神機營的身影出現。

在筆者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於明清兩朝所處的時代環境不同。明代火器發展迅速的原因在於,明帝國的周邊一直存在著實力較強的武裝力量。在明代初期,明帝國的北方就有著虎視中原的蒙古人。到了明代中期,倭寇又入侵了帝國的東南沿海之地。

到了明代後期,女真的崛起讓明廷不得不加大在遼東戰場上的軍費支出。縱觀整個明朝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明帝國基本上一直處於戰爭之中,這才鞭策了明代封建統治者不斷髮展並強化火器。

而清帝國則與其相反,自乾隆朝開始,清帝國的內外戰事就已經很少了。不僅內部較為穩定,外部也很少遭到入侵。在這種大背景下,封建統治者自然會減少相應的軍費開支,並加大其他領域,如文化領域等的財政預算,火器的發展自然也會出現減速的情況。然而,正是這種"安寧",使得清帝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最終完全被列強所超越。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晚清引進的火器

兵器之間存在著極大差距

在談及清末清軍戰鬥力下降時,一個不可以被忽視的因素便是兵器的落後。在乾隆帝統治時期,遠在西方的英國就已經率先展開了工業革命,併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工業時代的國家。工業革命給英國人帶來了數不盡的紅利,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軍事科技的進步。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完成工業革命後的英國正式進入了工業時代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工業革命已經使英國的航海技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跨過海洋不遠萬里來到清帝國已經較先前更加方便和安全。此時的乾隆帝不可能不知道英國已經開展了工業革命,但卻對此不屑一顧。實際上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孟子》中曾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正處於巔峰時期的清帝國自然不會認識到工業革命會給英國、清帝國和整個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此時的清帝國已經能夠在內部完成自給自足,且百姓生活水平也較先前有了大幅提升,完全不需要外力的干涉,乾隆帝當然不會打破這種現狀去做更多的改革。正是這種思維,才讓清帝國從乾隆朝末期開始,就漸漸與世界脫軌了。西方國家也正是依靠這段時間,才大跨步追趕上了這一屹立在東亞的雄偉帝國。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乾隆帝畫像

既然清帝國不準備進行工業革命,那麼在軍事領域上就自然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此時的英國乃至更多的西方國家都漸漸完成了工業革命,也因此進入了熱兵器時代,二者之間的差距開始變得更加懸殊。但需要提到的是,此時清帝國的火器部隊火器營仍在,並非是清一色的大刀弓箭作為兵器。

不過,由於絕大多數的清軍部隊都裝備著弓箭,並仍然以其為主要作戰兵器,所以本文只對清弓進行討論,不對裝備數量較少的火器進行討論。畢竟清後期火器營的裝備已經大不如前,不僅槍械落後,還許久沒有進行過更新換代,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清軍所使用的子母炮

清軍之所以如此依賴弓箭,這與封建統治者所制定的國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歷代清帝看來,清帝國是先祖通過騎射打下的江山,那麼自然不能忘本,所以才會給軍隊全部列裝弓箭而不裝備火器。對此,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那順巴圖在《清代滿族弓箭發展趨勢之研究》一文中曾經提到:

"皇太極、順治兩位帝王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下旨要八旗子弟勤習騎射之術。康、雍、乾三人更是以箭術高超而聞名。如乾隆帝從9歲起便師從貝勒允禧學習弓術。他熟練地掌握了射術,可達到射20次中19矢的水平。登基後於乾隆六年承祖制重行已中斷了二十餘年的"秋獮"之禮,在乾隆統治時期,秋獮活動成為定製。"

不過,到了清中後期時,封建統治者漸漸忽略了弓術的修習,也不再要求軍隊強化射術的訓練。這就導致清末時期,清軍在使用弓箭這一看家本領時,也依然不能夠發揮出過去那般威力了。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八旗騎兵的主要作戰武器弓箭

清弓與漢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由於女真人本為遊牧民族,再加上受蒙古人的影響,所以清弓更加重視弓箭射出的力道,而並非像漢弓那般注重弓箭的射程。雖然清弓所射出的箭矢力道更大,但射程卻變近了(清代弓箭手普遍使用重型箭矢來搭配清弓使用,以增強其穿透力)。

在火器發展的初級階段,清軍這種重弓重矢相互搭配確實能夠給予敵方以很大殺傷,即便對方用的是火器。然而在工業革命過後,清軍的作戰方式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再加上作戰技藝已經不再熟練,這就註定在與列強的火槍對壘時會處於不利的局面。

不僅如此,西方諸多國家在經歷過工業革命後,其槍械的擊發速度、精準度、殺傷力都較過去有了質的提升。在面對清軍引以為傲的騎兵部隊時,列強所使用的火器可以對其造成有效的大規模殺傷。騎兵一旦無法衝入敵陣,那麼就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敗下陣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擅長弓馬騎射的八旗騎兵

龐大的疆域稀釋了兵力

清軍戰鬥力下降,並頻繁戰敗的另一大原因便是兵力的不足,然而這一重要因素卻常常被忽視。在清軍與明朝作戰時,是以全部精銳敵明朝邊關一地。當清廷入主中原建立起封建帝國之後,就與明帝國的境遇相同了。首先便是要在帝國各地部署兵力,尤其是邊境地區更是要佈滿精銳,防止外敵的突然侵入。這樣一來,每個防禦點的清軍數量就會被稀釋的非常少。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裝備著不同制式甲冑的明軍

清軍內部一直以八旗軍為絕對的主力部隊,即便是到了帝國末期依然如此。然而清前期,八旗軍的數量也不過二十萬人,一旦將其分散部署,那麼自然會失去往日的戰鬥力。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崔思朋和內蒙古大學歷史學院的賀向豔在《從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的戰敗看清朝兵制弊端》中曾經提到:

"資料顯示,20萬滿族的八旗兵在編制上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過於分散,在中國如此龐大的版圖上將20萬人的軍隊分散各地。用數學方法做一個簡單的除法,清朝極盛時陸地疆域面積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19世紀後由於帝國主義國家侵略,近百年喪失340萬平方公里,但仍有960餘萬平方公里,將20萬人分佈在如此龐大的領土上,在最盛時每萬平方公里上的士兵僅有0.15萬人。"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直到1881年洋務運動為中國帶來了第一條鐵路

從上述材料可以清楚看出清軍已經被稀釋到何種程度,即便是有綠營軍協同作戰,也同樣有著兵員過於分散,每個關鍵地點兵力不足的情況。如果敵人侵犯清帝國本土,那麼很快就能擊敗當地的守軍,進而繼續向帝國腹地前進。無論是太平天國起義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都因為這個原因無法阻止叛軍或敵軍的進攻腳步,進而使戰火燒到了更多的地區。

由於當時的交通及通訊都極為不便,這就導致某一點一旦發生戰事,戰報不能及時送達清廷,清廷自然也無法及時作出應對。等到清廷接到了戰報,並作出了戰略部署,隨後再下發到各地方時,地方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整頓兵馬,拔營起行。等到援軍抵達前線並集結完畢時,前線的戰事早就已經結束了,戰機自然也不復存在了。

軍中腐敗之風盛行及軍制的落後

上述三點雖然都影響了清軍的戰鬥力,但清軍自身的衰敗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在清軍入關後,清廷為了保障其利益,故而每年從財政收入中劃撥大筆經費用來供養這些軍隊。清廷的本意是希望讓八旗軍專注修習武藝,以免在回到生產之後喪失戰鬥力。

但現實卻沒有按照清廷所預想的那樣發展,這些得到朝廷俸祿的八旗子弟不僅沒有更加專注於戰鬥技能的訓練,反而因為太平盛世的到來而成為了社會上的毒瘤,整日遊手好閒,橫行霸道,無疑激化了百姓和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清廷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非但沒有對八旗子弟進行整治,反而對其處處庇護,這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也使八旗子弟更加肆無忌憚。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西方人眼中的清軍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之中也出現了腐敗之風,吃空餉、剋扣軍餉等事件頻頻發生。同時,由於八旗軍採取的是世襲制,這就導致了許多老兵在已經不能登上戰場的情況下還堅持留在兵營之中,為的就是繼續享受朝廷發放的餉銀。這不僅增加了清廷的財政負擔,還極大削弱了清軍的戰鬥力。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崔思朋和內蒙古大學歷史學院的賀向豔在《從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的戰敗看清朝兵制弊端》中曾經提到:

"雖然清朝規定了'汰老弱,補精壯'的政策,特別是在綠營中最為明顯,但當時卻沒有規定多少歲是老,怎麼樣為弱,關於人員裁補方面也是毫無規定。道光之前,清朝政局穩定,少有甚至沒有戰事,那些老弱士兵在部隊中的影響並不明顯,一旦發生了戰事,其負面影響就顯而易見了。"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廷確實嘗試對軍制進行過改革,也確實提出了許多有效可行的措施。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卻一直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效,這主要是因為軍事改革牽扯到了太多的利益集團,這讓封建統治者在改革的過程中感到步履維艱。

時間一久,封建統治者也慢慢選擇向時勢妥協,充耳不聞。殊不知,這種不作為會給清帝國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

曾經戰鬥力強悍的清軍,在帝國末期面對列強的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清末時期的清軍


結語

清軍內部腐敗混亂確實是清軍戰鬥力喪失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絕對不是唯一的原因。實際上從乾隆朝開始,清軍的戰鬥力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由於此時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戰事,所以這種戰鬥力的下降也就沒有顯得特別突出,也沒有引起封建統治者的警覺。

在西方絕大多數國家都完成工業革命後,清軍戰鬥力的不足就開始明顯顯露出來,可沉浸在"天朝上國"夢境中的封建統治者依然自負的認為清軍依然能夠獨步天下。當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清軍內部的種種弊端便全部暴露出來。此時的封建統治者想要改革已經為時已晚,不得不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進而使國家主權和百姓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

此後,清廷雖然意識到舊制度下的清軍已經不可用,意圖組建新式軍隊,但仍然要面對龐大的利益集團。而這些利益集團絲毫不顧國家安危,只顧自身利益,使軍事改革之路變得更加困難和緩慢。當清廷幾次嘗試並終於下定決心對軍隊進行徹底改革時,清帝國已經走到了其命運的盡頭,此時再做任何努力都已經無濟於事,清帝國的結局只能是沉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參考文獻:

1.《天聰朝臣奏議·終養性謹陳末議奏》

2.《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

3.《清代滿族弓箭發展趨勢之研究》,那順巴圖著

4.《從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的戰敗看清朝兵制弊端》,崔思朋、賀向豔著

文章內容來自今日頭條:小白史觀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