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在網上看到有位媽媽有個10歲的女兒,非常懂事,自然也很讓人疼愛。

每天她一個人放學回家,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然後一個人麻溜地去廚房煮飯。

從洗菜、切菜、到煮飯,不慌不忙,有條不紊,感動得媽媽在朋友圈曬起了自己的女兒。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女孩的爸爸媽媽都是海寧市中醫院的醫師,還是家裡唯一的女孩。

媽媽沒想這一曬,獲得了很多的點贊,評論無數,引發了很大的熱議。

為什麼會引起網友這麼大的反響呢?首要是由於很多孩子在傢什麼事也不做,

那麼孩子做不做家務,對他們的生長有多大的影響呢?有位外國的單親媽媽,培養了兩個不到30歲就成了億萬富翁的兒子,和一個外交官的女兒,憑藉的正是讓孩子們參加到家務中,還要幫媽媽賺錢養家。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協助孩子減掉"懶惰"的毛病呢?

一.強化心理

最早提出強化概念的是外國聞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指伴隨於條件影響物之後的無條件影響的出現,是一個行為前的、天然的、被迫的、特定的進程。而在這些條件反射中,強化是一種人為操縱,是指伴隨於行為之後,有助於該行為重複出現而進行的獎罰進程。

具體做法如下:

1.爸爸要做好典範

比爾·蓋茨和自己的妻子曾一同發佈一封公開信,信中談到媽媽和爸爸在家庭中承擔角色的問題。

梅琳達認為,家務活不該該是女人的專利,媽媽們應該有權挑選做自己要做的工作。

爸爸自動分擔家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能給孩子帶來最本能需求的安全感與歸屬感,也能給孩子建立一個很好的典範。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當爸爸不在家的時候,孩子會逐漸仿照爸爸做家務的舉動,自動替媽媽分擔。

2.通過遊戲加深印象

對於從來沒有做過家務,孩子或許會感到很難下手,這時出現抵抗的心思也是正常的。

家長此刻可以將家務變成一個個小遊戲。

例如,當孩子還不理解得如何洗衣服時,媽媽可以將這項家務分解成一個個簡略的關卡,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趣味性,並耐心給孩子做示範,鼓舞孩子活躍參加。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孩子參加了家務,等同於參加到家庭建設中來,在家庭也是一個主導地位,其責任心、創造力等方面天然會有一個進步。

3.建立正確觀念,強化心理影響

家長要知道熱愛勞動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所以切不可過於溺愛孩子,這會把孩子都變得非常懶惰,墮落。不能嫌棄孩子做的欠好,或罵孩子笨手笨腳,不要掠奪孩子從不理解到會的進程,孩子可以從勞動的中尋找自己的喜好。有些家長會把家務活當成賞罰孩子的手段,這或許會導致孩子從心底討厭抵制家務活,對孩子的成長都會有陰影,家長應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陪孩子一同做,讓孩子享受家務活的進程。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4.引導和鼓舞孩子更有自信

家長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好一件事;不要因為孩子犯了錯,或者一不小心把東西弄壞了,就開始怒斥和責罵,在獲得成功之前,每個人都有自負的權利,孩子的生長進程中都是需要讚許的,當孩子獨立打掃完結地面垃圾時,是需要家長的讚許和鼓舞,假如孩子犯了錯就責備,那麼孩子會對家務產生衝突的心理,而父母的讚許和鼓舞會讓孩子充滿幹勁的激情,會更加積極地做任何事。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孩子減掉"懶惰"毛病後,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有利於責任心的培養

孩子從小開始勞動,最大的作用便是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從小就開始對家庭具有責任感的孩子,在長大以後,更有或許具有對社會的責任感。而是具有責任心的一個重要體現,便是為自己做過的工作擔任,要想讓孩子具有這樣的理念,首要就要讓孩子拾掇自己的玩具吧!

孩子經常“懶惰”怎麼辦?利用“心理強化”,培養孩子勤勞好習慣

2.有利於認知力的發展

在做家務的時候,寶寶需求運動自己的手和腦,以及對家中環境進行認知,這可以極其有效的鍛鍊孩子的手部協調能力,所以不要擔心累到孩子,只要按照寶寶的自身成長情況,去給寶寶組織適當的勞動,還給寶寶預備專用的衛生東西,就甩手讓寶寶去做吧。

3.有利於鍛鍊獨立性

在孩子做家務的同時,也是鍛鍊孩子的好機會,當孩子可以隨著年紀增長,完結大部分的家務勞動時,也就具有了生活自理能力。可是要培養孩子自己的獨立能力,第一件事便是讓孩子一個人照料自己的工作,比如吃飯,就可以早早開始獨立了。

4.有利於增強執行力

在這個很多人都聲稱有拖延症的時代,假如可以培養孩子從小就具有很好的執行力,那才是讓寶寶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的好方法。而做家務的時候,就能讓寶寶理解,一件事現在做和一個小時之後做,其實並沒有差別,這樣想的話,可以讓寶寶動作更迅速。

要給寶寶建立守時的觀念,給他設置計劃表,也是很好的選擇。

孩子每做完做好一件事就要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誇讚,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將會更積極主動地想去做下次做工作。孩子雖然小,但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要適當的滿足他們這些小小的要求,千萬不要認為避免孩子驕傲,就不論勝敗,不問好壞,只是不斷的挑孩子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什麼都不敢幹,也不願幹,主要是由於懼怕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