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據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數據顯示,自今年初以來截止7月份,我國已有超過200輛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的安全事故,其中主要原因是三元鋰電池自燃原因造成和碰撞原因造成,這是車企給出的原因。非常值得消費者的關注及用戶的擔憂。

對於電池自燃的原因,車企並沒有給出非常具體的原因,一貫都是以電池質量問題造成,主要就是電池發熱失控,進而冒煙、起火和爆炸,也就是無法監控及控制電池的發熱。這對一些新能源車主來說,還是比較擔心可怕的問題,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少有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事件發生。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三元鋰電池其實並沒有冷卻系統進行恆溫調控,哪有不發熱失控的呢?不像燃油汽車的燃油溫度可以通過恆溫器進行調控。三元鋰電池的模塊是安裝在封閉的電池箱子裡面的,非常的密閉,如果是在天氣比較熱的情況下,電池箱子內的溫度就會比較高,如果這時電池稍微發熱,又沒有冷卻系統進行恆溫調控,就會造成電池發熱上升,這就是上面說的發熱失控,這是非常危險的。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一般乘用車的動力電池是平鋪地安裝在整個底盤上是的,我們坐在車裡就相當於坐在電池上面,猶如坐在炸彈上,是不是非常的擔憂和害怕?商用車的電池一般是安裝在底盤上車廂部位車架的兩邊,相對於乘用車來說安全一些,單也照樣存在自燃起火現象。總的來說不管是哪種車型,自燃起火問題還無法解決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給消費者或用戶非常的擔憂。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電池過充由此引發的熱失控,是電動車電池起火的主要原因之一。拿國產新能源領導者比亞迪汽車來說,在防過充方面,比亞迪對電池的防護分為過充前和過充後保護。過充前的手段主要包括精確的電壓探測和 BMS 分級保護、提前監測和預防過充;而一旦發生過充情況,CID 裝置開始發揮作用,這個靠壓力推動翻轉片斷開連接的機械裝置是比亞迪的高精尖專利之一,作為一個保護裝置,它會在電池過充導致電池內部壓力增高時,利用高壓讓反轉片翻轉來斷開電路,完全杜絕因電池過充而引發的危險。另外,比亞迪電池包還有自動滅火等裝置,做到萬無一失,通過各種手段保證電池安全。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在硬件防護達到要求後,比亞迪還有獨創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做把關,這個系統可以做到分級保護,根據電池充到不同的電壓有不同的措施,通過限流保護和切斷繼電器措施保護來控制充電的狀態不會因為過充引發危險。

最後一道安全屏障則是熱失控的預警裝置,系統會第一時間告訴駕駛者,汽車電池出現了問題,留出足夠逃生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發佈的《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也加入了熱擴散的試驗項目要求,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鋰離子電池熱擴散或者熱失控,在業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新國標裡規定,在電池包發生熱失控時,汽車要提供預警信號,預留 5 分鐘的逃生時間,相比新國標要求的 5 分鐘,比亞迪在控制電池熱失控和熱擴散方面的出色表現,讓車輛預警後能提供 10 分鐘的處置時間,這多出來的黃金 5 分鐘,往往能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比亞迪以高於國家標準的要求和條件,針對過充、擠壓、火燒、針刺等多項極端工況,對電池進行嚴苛檢測。此外 e2 還應用包括動力電池智能溫控系統、智能充電預約等多種系統為整車提供安全防護,確保客戶用車無憂。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除動力電池之外,比亞迪還擁有遠超國家標準的全方位檢測體系,涵蓋整車、總成及系統試驗、零部件試驗,材料試驗等試驗領域的全面檢測能力,對車輛動力經濟性、防雨密封性、涉水等各項性能進行試驗,其中電池包、電機、電控三大核心零部件均達到 IP67 的防護等級,確保整車安全可靠。

燃燒的新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所以對於購買新能源汽車,希望大家要先了解他的電池,尤其是目前國產的一些雜牌新能源汽車,切勿著急入手,因為剛剛起步,所以在電池的運用上技術還不太成熟,要選擇大品牌,值得信賴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