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距离我离职已经有大半个月了。

在我离职后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头条上号写职场领域的文章。一方面是想通过头条号的写作为我自己开启事业的另一个方向,还一个方面是想证明我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到今天,我终于才明白,我被老板开除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而是我的学生思维在作怪。

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点,我毕业后先后在学校教书和在事业单位当临时工。当时我遇到的老板和同事都非常好,非常的包容我。当时虽然他们就有告诫我,像我这样的人以后在职场上会混不开。但是我在没有遇到挫折之前,我自己也不会想着要去改变。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学生思维”的我被老板开除了

我是一个喜怒无常都能表现在自己脸上的一个人,也是一个看事物往往也只能看到表面的人。最近我通过学习才终于明白了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的区别,现在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一、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的区别

作为一个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生因为要交学费,所以也相当于是一个消费者,而老师则是我们的服务者。在作为学生的这个阶段里,教师负责教授知识,而学生负责接收知识,这就能实现双赢。

作为一个员工,你来公司打工的目的就为了赚钱,而你的老板要为了你的劳动付出工资。员工是一个服务者,服务的对象就是老板。员工要努力为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而老板给员工付出相应的劳动报酬,这就是最完美的雇佣关系。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员工要为老板服务

作为一个学生,你是要为自己而负责的;作为一个员工,你是要为公司来负责的。因为主体不同,方向也不同,所以这两者的思维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二、初入职场容易犯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1.想赚钱但是在老板的面前不敢谈钱

“我来公司上班是为了累计经验的,钱多钱少都不重要”。这种话,你相信吗?我自己反正是不相信的。刚入职的年轻人大多数工资都比较低,但是他们也不敢跟老板谈工资,害怕“谈钱伤感情”。

我之前那家公司就是一开始没有跟我谈工资,因为如果当时他们报价格的话,我肯定是不会去的。导致我入职后才知道我还有一个实习期,实习期工资才1800。我不仅仅是吃了这个工资上的大亏,更加导致我后面的工作做的是很敷衍。

我是单休,加上偶尔还会加班,我一周大概工作50个小时,一个月200个小时,合着我一个小时9块钱。当我的工资无法满足我的日常生活的时候,我的精力会在哪?肯定不会在工作上。所以我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里面。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工资不到位,导致工作状态下降

当时我在那家公司是跟了两个老板的,一个老板让我做小编,一个老板当我写策划文案。小编最后我是拿了1800走人的,但是策划文案我忙前忙后,连一顿饭也没有吃到。

我接策划文案这个活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学习。可是真的干着干着一分钱都没有拿到,那心里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虽然没有拿到钱的原因是最后的方案,用户没有采纳。可是我自己也付出了不少时间,又是去拍摄,又是在火车上写文案,还找了我朋友一起来写。

我的老板对于给我的酬劳,他一直没有给我明说。所以我最后对这份拿不到钱的工作就更加不上心了。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如果老板从一开始连给我们的工作酬劳都没有给我们许诺清楚,这将导致我们工作的心态大大失落。所以不要害怕跟老板谈钱,毕竟价格谈好了,我们对待工作的那种态度肯定会不一样的。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我们应该主动跟老板谈钱

2.职场上,别做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在之前的公司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我这种勤学好问的态度是很不错的。

公司有实习期但是没有入职培训,领导有时候把任务布置下来,我不懂不会的就会立马去问同事。可是却逐渐遭到了同事的嫌弃。这是我在上一家事业单位遗留下来的不好的习惯,当时的同事都会很热情的帮助我,导致我对同事会产生如老师一般的依赖。

学生思维的人在工作上遇到事情的解决思路:工作→遇到问题→不懂就问→还是不会→等着别人给答案。

职场思维的人在工作上遇到问题的解决思路:接到命令→行动→遇到问题→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职场思维的人会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老板请员工来做事,是希望员工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让员工来制造问题的。勤学好问在学习领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在职场领域就非常的不受待见。

同事不是老师,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他们也只是拿着一份微薄的薪水勤勤恳恳的来上班,特别讨厌那些新人耽误他们的时间和工作进程。

3.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假装努力

刚入职场的新人经常会因为自己努力的工作,而自我感动自己。当你经常需要加班,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没有取得突破,那么你是不是要开始反省自己了?

看似很努力,但是每天都在做着无用功。这种行为,首先会自己迷惑了自己,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取得成效。然后就是会导致老板怀疑你的能力。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在舒适圈假装努力,最后会被老板怀疑能力

要跳出舒适圈没有其它的捷径,只能尽力的去把事情做好。哪怕是自己非常讨厌的事情,也要尽全力去把它做到完美,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找到突破口。

三、学生思维要如何转变为职场思维

1.成长VS目标

学生时代注重一个人的成长体验,而职场里面只看你的工作目标是否完成。

记住,老板不看你的过程,只看你的成果!

职场人士应该自己给自己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一定要脚踏实地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

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今天必须要比昨天做的更快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以往最终达到你的目标!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每天制定一个工作计划

2.被动VS主动

初入职场的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如果当天老板没有布置任务下去,他就会不知所措。

作为一个新人习惯被命令做事,但职场需要你的主动性。

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等有了相应的任务派下来,我就会去写相应的文章。但是我同事有一点做的比我好,她哪怕是周天,唯一一天休息的时候,她都会五点就起床外出去寻找写作素材。这一点我是自愧不如的。

作为职场人士需要主动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任务,每天写工作总结,经常要给自己写工作的复盘。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职场需要你的主动性

3.努力VS成果

老板绝不会因为你特别努力而看好你,他只会看你的工作有没有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成果。

职场新人完成工作就跟写作业似的,做完了就不管不顾了。而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会总结每一次工作的背后的意义,缩短他和其他同事的距离,甚至赶超他们。

工作做完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而你需要多下功夫的是如何让工作做的更加完美?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24岁,“学生思维”让我被老板无情开除了

工作要做的完美

最后来总结一下,为什么同一个班毕业出来的学生在十年后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十年后已经事业有成,有的人还跟十年前似的拿着几千块钱的月薪。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不同导致的。

我们想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有职场的思维,老板的思维,甚至是富人的思维。

总之,你想成为谁,你就要先去揣摩他的思维方式。

毕竟思维方式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