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国宝文物遗失有多严重,你们想象过么?

真相:中国是文物大国吗?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毫不犹豫会回答“是的”,可真相是:

中国拥有最悠久的历史,却不是文物大国!


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在我们所拥有的2300座博物馆里,国家登记在册的文物总数1200多万件。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对比他国,美国现有博物馆8000座,其中,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多达1700多万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8000多万件,美国斯密森博物院系统收藏文物藏品更是多达1.3亿件。这个只有200余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仅此3家博物馆的文物藏量竟是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10.8倍。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国宝大量曝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不曾中断的古国,埋在地底下的文物数量非常庞大。

近几十年来,国内迅速发展,作为闻名的基建狂魔,大量兴建工程,加上猖狂的盗墓,使地下面数不清的中华文物大量曝光。

一件件连故宫、国博都未见过的大量国宝入世,长达5000年 “积攒”下来的海量文物珍宝不断出土,不断刷新纪录。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珍品被 “无据打假”

很多珍品古物却得不到应得的身份。一些所谓的鉴宝专家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听到过,所有的书上也都没有记载过,更没有研究过、介绍过,避免承担风险,先说是假的吧,反正没人见过。可谓无耻!

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明知是真品,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将真品诋毁为假货,这一行为在翡翠行业更甚。可谓无耻至极。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每年都在失去一个故宫

可惜、可怜我们的老祖宗精心留藏给中华儿女、留给后代的世界绝无仅有的精美国宝,却被无知之徒“无据打假”,甚至被击毁,被冠以“普通仿品”“普通工艺品”,影响他的收藏价值,更被国外收藏家在此时捡漏低价收走,数量之大。


毫不夸张地说:单从文物数量上看,疯狂的文物走私,使得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宫。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大约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换句话说,按照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老翡翠受人质疑

而国宝级文物中美丽的老坑翡翠作为全球珠宝人士喜爱的顶级奢侈品,却因为其卓越的宝石性能——油光、发亮、鲜艳,而遭遇到商检员无法解决的是否漂白、是否注胶、是否染色三大科学问题。


甚至被国内各方势力挤压抹黑为B+C货,老翡翠作为明清时期贡品的存在,睡了一觉醒来,竟然落到如此地步,不仅被人质疑,身价反而不如山料新翡翠,实在令人唏嘘。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而国外却越来越多人看好中国的明清老翡翠,并来到中国进行老翡翠的鉴定。王博士为全美很多玉友的收藏品做过很多的咨询和鉴定,深感美利坚人对于科学的敬畏和对于科学家的尊重。


王春云博士已经破解了明清老翡翠的科学问题,并有完整的科学数据可以证明明清翡翠的天然属性。也已为全球明清翡翠爱好者们出具科学鉴定报告书。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作为老翡翠从业者,看着老翡翠无法获得应有的身份,大量的老翡翠被国外收藏家轻而易举的买走,国宝翡翠流失海外,而国内却还在争吵质疑老翡翠的价值,令人心痛不已。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国宝翡翠,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艺术品,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它储存着不同时代的人文信息。一旦我们彻底失去了这种记忆,又与失去国土、失去家产、失去生命与灵魂有何区别呢?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翡翠冒出,也随着新老翡翠的不断碰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信科学,其中不乏山料新翡翠商家。


明清翡翠的专项鉴定标准出台应该不会太久,毕竟,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文物遗失如此严重,老翡翠正名,早已迫在眉睫

文字 / 仁盈谈老翡翠

配图 / 老翡翠实拍,拒绝商用


点击关注我,持续关注老翡翠正名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