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說到

《老殘遊記》

濟南人對這本書有著深刻的感情

書中大量對濟南老城區美麗景色的描寫

無疑是給濟南老城做的最為有效的“軟廣告”

而且

迄今為止

這個廣告效果還生生不息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隨著這本書的廣泛流傳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濟南老城

名揚天下

來到濟南

來到位於超然樓二樓的

《老殘遊記陶藝館》

陶藝館佔地面積388平方米,

共有陶俑700餘個

分別在濟南和臨胊兩地燒製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其中靈魂人物

老殘

騎在毛驢上

高約一米

更多的人物高度為20餘釐米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

這些陶俑的共同特點是

嬉笑怒罵

表情皆很生動而誇張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細想當年

老殘在濟南遊覽的

第一個核心“片區”就是大明湖

他從

南岸鵲華橋坐船

往歷下亭

上北岸而遊鐵公祠

賞佛山倒影

老殘遊記陶藝館

參照老殘的遊覽路線

規劃設計出15個老濟南代表景點(街巷)

這15個景點是

明湖泛舟採蓮

府衙

鵲華橋畔

明湖居聽書

泉水人家

文廟

舜井

王府池子旁

芙蓉街

趵突泉

五龍潭

山水溝大集

黑虎泉

剪子巷

佛山山會


15個景點依次排開

聯袂展現老濟南市井生活

景點與景點之間因為沒有做出明顯的界限

在遊客眼中

它們組合起來又是一個大景

其主題就是“濟南風情”

但是

一提起《老殘遊記》

我們更多想到的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詩情畫意撲面而來

綠絛飄拂,清泉噴流

荷花盛開的景象如在眼前

清新,清潤,清香,絲絲入胸

心緒也彷彿遠離了塵囂浮躁

渺渺遠去

在那一片輕雲軟霧裡盪開的湖水荷花中

又隨了那搖著串鈴的老殘

踏進大明湖……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當這位手握一串鈴的老殘

搖著清脆孤寂的鈴聲遠去

消失在大明湖的堤岸柳陰

那滄桑瘦削的背影

卻不得不讓人想起另一個極為相似的身影

《老殘遊記》的作者

洪都百鍊生劉鶚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劉鶚的一生

是傳奇的一生

波瀾的一生

如湖水盪漾

看似清閒悠然

卻了無邊際

浪蕩無跡

又如湖中的荷花

出世便在風雨中搖曳

未及盛豔

便已成殘花敗絮

他想千錘百煉

以獲重生

可惜

雖經百鍊

似太上老君的洪爐

讓身心在風雲舒捲的世事中

炙燒燻烤

可最後

既沒有煉成仙丹以濟蒼生

也沒有獲得新生

到頭來卻落個客死塞外的悲慘結局

《老殘遊記》創作始於1904年

是劉鶚在上海期間正熱心辦貿易、開港口之時

劉鶚寫濟南

寫大明湖

自然是因為他對這裡的熟悉

熟悉濟南

熟悉大明湖

游完《老殘遊記陶藝館》

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山依舊聳立

泉依舊噴湧

只是

賞泉的我們

成為了新時代的我們


《老殘遊記》:看老濟南市井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