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好書推薦——《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遊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餬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若水好書推薦——《老殘遊記》

全書隨著老殘的足跡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因為若水是山東人,開篇講述的蓬萊仙境就很吸引我。

〈老殘遊記〉是一部還算比較有閱讀快感的小說。薄薄一本小冊子,二十來回篇目,讀完略有意猶未盡之感。小說吸引讀者之處,有的在情節,有的在語言,有的在環境氛圍塑造,有的在作者獨特的敘述方式。〈老殘遊記〉吸引我的則是書中人物。

〈孽海花〉和〈老殘遊記〉同是“遊記小說”式的作品,吸引我不斷看下去的因素卻不同。〈孽海花〉好比一個人在講些不尋常的經歷,聽者只因為說的內容有趣才聽下去;〈老殘遊記〉則像是一個有趣的談話者,不管他說的內容是什麼,總讓人想聽他說。前者以事動人,後者以人動人。

說到人物,自然該談談老殘。〈孽海花〉裡也有鮮活的人物,賽金花便是,只是和老殘相比,略顯面目模糊一些,彷彿一地的碎玻璃片,零星地反射著忽明忽暗的光芒。相比之下,老殘的形象顯得更飽滿更完整,性格塑造上也更有連貫性。

我喜歡老殘這個人物。浪跡江湖,居無定所,不圖錢財,不沉溺於酒色,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和固定的職業,彷彿人生的樂趣便在於到處走走看看,“生活在別處”。

當然,這樣的身份,也是作者為了敘事需要而安排的。不求錢財酒色,故能隨遇而安;身有幾樣本事,走到哪裡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際廣泛,便處處皆有故舊照應;和官場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既不為官場所累,又能在必要時藉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溫潤平和,走南闖北“吃得開”,古道熱腸卻盡力而為,終不致成為晚清的憤青。

老殘的家庭狀況怎樣?書中只說他寄了八百兩銀子給家人,卻不提是否有妻子兒女。想來至少是沒有兒女之累,才能如此瀟灑,只是若三十來歲依然無後,難免要為子嗣之事籌劃。作者隱去這些不提,是否有些“避難法”的意思在其中?

因緣際會,老殘意外收了翠環為妾。翠環這個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裡對於做詩的議論,一段警世真理,偏從天真混沌大字不識的妓女口中說出,別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這樣一個女子,若能調教出來,給鐵兄作一風塵小侶,倒是好看。只是老殘似乎對她並不太上心,成婚後教她認字,大約也不很認真,所以翠環上泰山時仍是文盲或半文盲。不過,翠環的好處在於天真爛漫,倘若一經刀斧,只怕連本來那點味道也丟了。

老殘和翠環這一段,很有“江湖味”。“江湖”這個詞,原是出於莊子的“相濡以沫,相噓以溼,不如相忘於江湖”。緣到了便在一起,緣盡了便各自分頭走。翠環還多少有些戀戀難捨,老殘卻似不大在意,或許因為本就沒有上心。他們兩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侶,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誰也不曾真對那個人動過情。

老殘像一個旅行家,是真把人生當做一次旅行,所以面對死亡也毫不在意,旅行者沒有所謂目的地,對於未知的世界,只有好奇而無懼怕。作者安排翠環出家,大約也是想讓老殘少些累贅,自由行走吧。而作者的筆墨也如老殘一般隨心任性,續書篇末竟寫到了陰司地獄,看起來像是胸中並無章法,筆隨心走而已。第七回裡,老殘對申東造說,“先往東昌府訪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書,隨後即回濟南省城過年。再後的行蹤,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了。”數月之後的人事際遇皆無法預計也不做考慮,這樣的生活狀態,這樣的寫作與閱讀狀態,也不錯。


喜歡的可以訂閱我的頻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