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乌恒的历史由来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秦汉时期,匈奴破东胡于乌恒山一带,逐以山名为号,经过两次南迁,形成了很多部落,也没有统一,各自为政。

三国之时,乌恒乘着中原内乱,不断骚扰边境,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面对乌恒的不断骚扰,决心征服乌恒。

乌恒最后一任大单于冒顿被曹操手下大将张辽斩杀,乌恒一族宣布灭亡。

曹操征服乌恒的意义何在,在今天的史学家看来,其意义绝对很大,那么究竟有多大意义,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

两汉王朝对乌恒采取的是安置政策,导致乌恒臣服于汉朝后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也没有起到约束作用。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曹操出征讨伐乌恒的原因

到了三国时期,乌恒一族看到中原诸侯争霸,想乘机占一些便宜,故派兵袭击边境。曹操控制的北方边境受到严重威胁。

曹操集团内部对征讨乌恒意见也不统一,多数将领认为他们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刘备,孙权等,倘若征讨乌恒,势必刘备等会乘虚入侵,唯有谋士郭嘉认为,只有彻底征服了边境外患,才有一统天下的希望。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为了全力征讨乌恒,曹操联络了北方一些归顺的部落,用来牵制刘备,孙权。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开始征讨乌恒,经过三次征伐,终于大破乌恒,降着达到二十万之众。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征服乌恒,同时也将与乌恒联合的袁氏兄弟被迫赶到了公孙康那里,跟着曹操征服公孙康,彻底将袁氏兄弟剿灭,除掉了心头大患。

同大多数统治者一样,曹操征服乌恒以后,对其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汉化,精选乌恒一万多军队,任有乌恒人统领,随同曹操征战四方,为曹操建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汉末年,朝廷对乌恒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地方设置的管理乌恒的官员一直存在,并沿用了之前的一些制度,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曹丕篡汉以后,依然设置官员主管乌恒事物。自此之后,乌恒不断弱化,各部落之间不断分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团结,内迁之后的乌恒基本融合在中原文化之中。

征服乌恒产生的历史意义

随着三国时期到了末期,乌恒跟其他中原郡县一样,赋税的加重,让他们生计难以维持,终于爆发了叛乱。朝廷对他们进行严厉的镇压。

镇压是极其残酷的,根据史料记载,此次镇压,乌恒一族伤亡达到十之二三,也就是说,十个人之中就有三个人死亡。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曹操对于征服乌恒,其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完成了整个北方的统一,增加了北方边境的稳定,更为主要的是加快了乌恒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融合成的大家庭,乌恒征讨的胜利,首先将边疆各少数民族分散的政权集中管理到自己麾下,消灭了盘踞在北方的各个势力。

曹操征讨乌恒,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消灭袁绍,而官渡之战以后,袁绍兵败逃亡边疆乌恒,跟辽东的公孙瓒相互勾结。袁绍可是曹操最大的心腹大患,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打乌恒和公孙瓒,为的就是彻底除掉袁绍以及残余的袁绍势力。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袁绍的后果大家应该是知道的,一门皆被斩杀。曹操的担心是多余的,乌恒和公孙瓒相继被征服,借着这个机会,他又扫清了北方边境盘踞的其余势力,彻底解除了北方边境外患。

东胡被匈奴灭了以后,乌恒一直被匈奴控制,自西汉打败匈奴,乌恒被迫迁徙到长城脚下,长期陷于分散的状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乌恒也趁机开始崛起,并且纷纷自立为王,说明乌恒内部一统的意识已经出现。随着曹操的征讨,乌恒再次被南迁,走上了与中原各民族逐步融合的道路。

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桓?诚然是为了他的天下,但在历史上颇具意义

晋南北朝时期,乌恒被称之为"杂胡",很好的说明了乌恒已经融入其他民族,自此,乌恒也被叫做乌丸,一个古老的民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湮没在大漠黄沙之间。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曹操征服乌恒,是三国曹魏时代的一件大事,虽然初衷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却最终统一了乌恒,安定了北方边境,并对乌恒的历史进程彻底进行了改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中原地区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