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种物质:茶叶

英国史学家李约瑟将茶叶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学者麦克法兰则声称:茶饮成为世界潜在的征服者”,“茶叶改变了一切”。

改变世界的10种物质:茶叶


文|张丁歌

1772年,斯德哥尔摩老城区的斯塔丹岛上,一座刚竣工不久的皇宫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坐在龙椅上发呆。一位大臣刚向他呈报:从遥远东方传过来一种神奇的树叶,正在宫外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担心喝下它会被毒死。为辨真伪,古斯塔夫三世召来一对被判死刑的兄弟,下令:你们一人每天饮茶,一人每天饮咖啡,即可免去死罪。 这像是古斯塔夫为这片来自东方的茶叶做的人体实验。结果他是看不到了,据说60年后,兄弟两人中饮咖啡者因病过世,又过了十多年,饮茶者无疾而终。

故事的真伪无从考据,但它侧面说明了东方茶叶在欧洲历史上引起过戏剧性的风波。有意思的是,学者威廉·乌克斯(20世纪初美国《茶叶与咖啡贸易》杂志主编)在《茶叶全书》里称,1657年,伦敦一家叫加威的咖啡馆首次向市民出售茶叶,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茶叶广告(海报)。这张海报上,茶叶的功能被描述为“质地温和,四季皆宜,饮品卫生、健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似乎谙熟中国《神农百草》(上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精髓,还特别刊登一句:由于茶叶的特殊功效,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地的医生和名人都已经争先饮用了。

茶叶自走出中国那天起,便在西方搅动起了各种喧嚣。茶叶成为中国与世界之间重要的纽带与桥梁,也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带来重要利润。英国史学家李约瑟将茶叶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学者麦克法兰则声称:茶饮成为世界潜在的征服者”,“茶叶改变了一切”。

“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

唐代陆羽写于公元758 年的《茶经》记载,中国人发现茶树、使用茶叶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公园前2世纪就已开始种植茶树。而直到16世纪中叶,这种“绿色树叶”才为西方人所知。

改变世界的10种物质:茶叶

在欧洲,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摩修(Gi-ambaftiata Ramusio)在其出版的《中国茶摘记》中首次提到了茶叶。1560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克鲁兹乔装打扮混入一群商人队伍中,花了4年时间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内地,才搞清了茶的来龙去脉。回国后写出一本《中国茶饮录》,成为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茶叶自唐代始往西域及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唐时朝鲜开始种植,宋时荣西禅师通过茶种在日本引种茶叶。而与西北地区的茶叶贸易自唐后期开始就以茶马贸易的方式展开着。历史学家认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们现今发现的中国茶叶传入西方最早、最著名的两条国际通道。茶叶和丝绸、瓷器、香料等,成为为这两条通向世界的古道上最重要的商贸物资。它们一度经由此道再经西藏的亚东等边境口岸,进入尼泊尔、印度等国,由海路源源不断传入欧洲。

大航海时代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相继来到中国南部沿海。1607年,荷兰首次从澳门经印尼万丹将少量茶叶输往欧洲 ,揭开了中国与欧洲海上茶叶贸易的序幕。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曾致信巴达维亚总督:“茶叶已开始为人民所需要,吾人希望每艘船均装有若干箱中国茶或日本茶”。

1716年,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 35085镑,占总货值80%,已远远超过丝绸和瓷器。甚至英国在1725年就制定了第一部关于进口茶叶禁止搀伪条例。到1890年代之前,茶叶贸易一直是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项目。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曾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从世界范围的历史来看,在20世纪以前,欧洲各国所寻求的中国商品中,唯有茶叶长期居于支配地位。“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历史学家普里查德甚至这样说到。

俄国也曾拥抱了这位上帝。1638年俄国大使瓦西里•斯特拉科夫拜见蒙古可汗,以紫貂皮、麝香等作为见面礼。可汗向沙皇回赠了200包(四普特六十四公斤)中国茶叶,史称“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瓦西里•斯特拉科夫把茶叶带回莫斯科,献给沙皇,沙皇十分喜爱,随后中国茶叶便由宫廷王室传至贵族名门,喝茶在俄国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出口到俄国的茶叶逐渐增多,影响甚至改变了西伯利亚一代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经济生活。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甚至,“所有亚洲西部游牧民族均大量饮用砖茶,甚至还把砖茶当作可支付的货币来使用”。

直到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一直是绝对的茶叶帝国,英美茶叶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随着茶叶在西方成为供不应求的奢侈品,欧洲尤其英国,已难于提供对应商品来平衡茶叶贸易,便出现了大量茶叶走私。

改变世界的10种物质:茶叶

史上最著名的“茶盗”,便是东印度公司曾派往中国的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这位拥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中国经验的“英国便衣”,曾于1839 -1860年,四次来华盗取茶树种子、栽培技术。他曾通过海运一次将23892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及6名中国制茶专家,输往印度加尔各答。这一行径导致了中国最重要出口产品的贸易大幅度下降。因为印度、斯里兰卡很快成为茶叶生产大国,茶叶成为了它们最大输出产品。1854至1929年的75年间,英国的茶叶进口上升了837%。据统计,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收入平均每年达到330万磅,占国库总收入的1/10左右。因茶而起的“福琼事件”,使中国的制茶叶开始衰退,彻底改变了中国当时的经济地位。

这种神奇的“绿色树叶”,背负着一段复杂的世界史,成为人们今天的盏中良物。

2006年初,BBC网站曾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了投票。 “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也有人说,“茶叶在英国的作用如同蒸汽机一样重要,它帮助英国人度过危机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这一现象与观点,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在他的专著《绿金:茶叶帝国》中,给出了解释。作为一位茶叶种植园主的儿子,麦克法兰曾在印度著名的茶叶产地阿萨姆(Assam)生活,他用数年的研究揭示了茶叶对英国及整个西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书中表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关系,如果没有茶叶,可能就没有大英帝国和英国工业化的出现。18世纪几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即中国、英国和日本,同时也是茶文化最得到弘扬发展的地区。他甚至大胆作出结论:茶叶改变了一切。

麦克法兰的研究认为,茶叶具备消菌功能,中国唐宋时期人们因饮茶而能免于疾病困扰,还能让人们得以持续创造财富。日本能相继躲过1817年,1831年和1850年的霍乱,也与他们全民饮茶有关。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密集,容易引发各种传播疾病,但恰好英国进入全民饮茶时代,痢疾、血吸虫病、鼠疫等传染病大幅度减少或消失,这与英国人下午茶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

麦克法兰认为,中国茶叶的适时到来,不仅塑造了传统英国中上层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促进英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茶叶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大量的劳工相当长的时间,靠的是茶叶这一消费得起的“绿色黄金”,熬过工厂、矿山中的重体力劳动。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所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人类学家史提尼·门斯也曾感慨,“英国工人饮用热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变。”

在17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前,英国仅有北美、西印度殖民地及部分对印度和远东的贸易,而此后一个多世纪,英属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拥有非洲、南美洲等地。在殖民地扩张期间,茶叶一度代替酒类成为英军补充体力的重要必需品。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茶叶,英国人就无法打赢这些战争。

这是茶叶背后的世界史,它还会引爆一场战场,或催生一个国家的诞生,或导致一个帝国的衰落。

改变世界的10种物质:茶叶

1773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向美国殖民地征收茶税,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这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此举引爆了12月16日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激进的波士顿茶叶党化装成印第安人,爬上东印度公司商船“达特茅斯号”,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随即将342箱茶叶投入水中。波士顿港口随即关闭,两年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而令中国蒙羞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同样源起东印度公司,为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逆差所施恶行,一个大国被埋下重伤。

如今,茶叶在世界上的消费早已超过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这种神奇的“绿色树叶”,背负着一段复杂的世界史,成为人们今天的盏中良物。如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所述:茶,咖啡和可可对于心脏、神经系统及肾脏是真正的兴奋剂;咖啡可使头脑兴奋,可可刺激肾脏,而茶处于二者之间,对人体全身器官起温和的兴奋作用。茶,这一“东方的恩赐”之物,已成为一种优雅而又温和的饮料,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安全的兴奋剂,饮茶也因此成为了人们一种主要的享乐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