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是高三學生的“牢籠”,還是“龍門”?學習就要萬念歸一

毫無疑問,衡水中學是了不起的。

在當前優質教育越來越向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集中的趨勢下,像衡水中學這樣在經濟欠發達,交通也不便捷的地區環境中,依然能夠獨樹一幟,甚至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高三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高考工廠”,這就說明了一切。

一提到衡水中學,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高考工廠”這個名詞,在話語和思考中不自覺地誇大衡中學生經歷的磨練和苦難。可是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追求幸福生活,但不意味著就要讓自己放任自流;中小學教育雖然講究潛移默化,但同樣不可缺少奮力拼搏、勇猛精進的精神意志。

衡水中學是高三學生的“牢籠”,還是“龍門”?學習就要萬念歸一

盧梭曾說,“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們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放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

因此,衡水中學是否學生負擔過重,高三學生的學習生活又是否過於單調苦悶,以至於變成“應試流水線”,這都應該讓事實說話,讓學生和家長自己來陳述所思所想。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衡水中學到底是旁人眼裡的“牢籠”,還是促進學生拼搏意志和金榜題名的“龍門”,最有發言權的始終是學生自己,而不是那些置身事外,各執一詞的專家學者。

衡水中學是高三學生的“牢籠”,還是“龍門”?學習就要萬念歸一

楊東平教授曾指責衡水中學“萬念歸一”,但是“萬念歸一”不是很好嗎?學習本來就應該一心一意、專心致志;面對高考這一人生大考,能有一個積極向上、奮力拼搏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們能夠拋卻雜念、“萬念歸一”地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只是高三一年,高考一場,大局已定。

當孩子們學有所得、事業有成以後,回頭想起高三時起早貪黑、廢寢忘食、拼命努力過的歲月,恐怕第一個熱淚盈眶和難以忘懷的,就是學生自己。

教育不能沒有理想,而理想也要紮根現實,對於學校和學生都是如此。

衡水中學是高三學生的“牢籠”,還是“龍門”?學習就要萬念歸一

社會對衡水中學的稱讚或是批評,實際上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念衝突。而高考,作為全國高三學生改變人生和家庭命運的重大考試,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家庭,對於富裕家庭來說,“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重要;經濟良好的父母更願意讓孩子接受音樂美術、舞蹈鋼琴或是哲學修養的素質教育。但是對於偏遠地區的貧困家庭來說,經濟拮据的父母沒有時間和財富讓孩子接受過多額外的教育,只能是讓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和高考的洗禮,注重“應試教育”確實是情有可原。

高考,顯然是貧困學生通過個人努力考上大學,進而改變命運,最公平、最公正的途徑。

相比動輒倡議“素質教育”的富裕家庭,更多的貧困家庭,他們的確需要像衡水中學這樣的“高考工廠”來讓自己的孩子們“萬念歸一”,拼盡全力、發揮潛力,然後考上大學,實現人生和家庭理想。

而這,就是衡水中學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