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小城“富翁”

做一個幸福的小城“富翁”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今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千年追求的夢想。

1979年以來,隨著“小康社會”的概念被提出,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無數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們始終昂首闊步,將堅實的步伐刻印在這份答卷上。

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宏偉目標衝刺,雲南發展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如今,站在2020年,這個穿越無數苦難與輝煌歲月的日子,我們執著的夢想已觸手可及。為記錄下這特別奮鬥歷程,昆明信息港開展“身邊的小康”圖文短視頻徵集活動,用更有溫度的作品,講述身邊的小康故事。

本期我們選取“黑馬子建”所作的《做一個幸福的小城“富翁”》一文編髮。

做一个幸福的小城“富翁”

初春的暖陽下,青翠山巒環抱的小壩子中,懶懶地臥著富民小城。螳螂川,如藍色絲帶,柔柔地穿城而過。

家鄉富民地處滇中,距昆明二十來公里。因境內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一年兩熟、自食有餘,故稱“富民”。縣城螳螂川畔、溼地公園邊步行街兩端,各有一仿古牌坊。南牌坊(逢源坊)外門立柱上,鐫刻著富民本土文人段其昌先生撰寫的一副對聯:“人心向,則八方同樂,從來社稷圖永定;國策弘,即百業俱興,自古強邦先富民。”此聯巧妙嵌入了“富民”、“永定”兩個地名,而且表達了百姓安樂、國家興盛、社會進步的美好願望,這也是亙古至今統治者和百姓的共同願望。所以安寧城裡螳螂川上有永安橋,富民縣螳螂川畔有永定鎮,江上有永定橋。

如今的富民小城,正是這樣的古樸、溫馨、和諧、安樂之城——不多的行人,安靜的店鋪,幾條無須交警而不會擁堵的街道。這裡,也有幾棟高樓在拔地而起。其實這樣的小城,不大需要高層建築的,不過,也許這樣可以給這個城市增加一些現代感,這是新興西方城市風格的現代感,而富民,應該是歐洲城市風格的現代感吧?或者說,不要什麼現代感了,這樣的一個城市,地老天荒地保有著非工業文明的成果,是多麼難得。

做一个幸福的小城“富翁”

我家就在岸上住,我喜歡徜徉在母親河螳螂川的身邊。濱河公園,顧名思義,這個二十多年的小公園,順著螳螂川城區段而建,一年四季濃蔭匝道,百花不斷。亭臺樓閣,長廊水榭。

不,沒有水榭,也不需要水榭。幾步之外就是螳螂川的清波。長廊中,每天都有幾群老年人在拉著二胡、彈著月琴唱著花燈,或對著小調。茶室裡,桂花下,象棋、麻將、撲克、牌九,一桌桌攤開,不亦樂乎!年近八十的老父親就是一個花燈老票友,農閒時節,幾乎天天都要騎上電動車,到公園或小劇場拉上幾曲,唱上幾段。曾勸說他,年紀大了,騎車不安全,反正家門口城鄉公交來來往往,挺方便的。可他仍覺得沒有騎車自在。

的確,小城適合養生。老人們的悠閒愜意生活只是一個縮影。幸福,是個人的一種內心感受。所謂民生,並不一定是建好了多少大工程,最好的體現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各得其樂。生於斯長於斯,我們可以體驗到家鄉的變化。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這後一句有些抽象,但前一句確實人人可以感知到的。富民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農村老人們電視裡看到北方人整天戴著個口罩,會非常驚奇:“隨時把嘴和鼻子都捂得嚴嚴實實,不難過嗎?”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們正享受著最大的幸福——自由呼吸!

每次回老家,老母親都要送到車旁邊。讓她不用送了,她總說:“不怕,現在這路燈亮得很,你不用像以前擔心我摸黑看不見了!”在老家,鄉村文化中心、農村醫保、老年人體檢、失地農民保險、老年人補貼、糧田補貼、種豬補貼……一個個新詞彙常常從父母的口中蹦出,令我吃驚。

父母時不時也會和我這個中學教師聊起孫子或鄉鄰孩子上學的事。在哪個學校上學,某某學校條件如何,有時甚至有鄰居讓我參考一下孩子該選擇哪所學校上學的問題。其實,小城就這麼幾所學校,多年來在改善教育硬件設施投入的同時,政府也加大了教育軟件設施的投入,優質教育資源的引入,為富民的教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營養餐改善、兩免一補、建檔立卡戶子女特殊補助,為寒門學子求學免除了後顧之憂。讓農村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這是富民教育均衡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教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成才;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所學校都精彩,這早已成為事實。所以,我常常被這樣的問題難住,回答只有一句話:任由孩子發揮,該上哪兒上哪兒,都不錯!

說起富民的住房,那是槓槓的。農村自不必說,每有朋友來到富民鄉村,總感嘆富民名副其實,村村寨寨家家戶戶都住別墅。城鎮居民除了感覺房價高於自己的心理價位以外,好像沒有幾人不滿意的。其實個人覺得,以富民這樣優越的人居環境,這種房價是完全值得。這麼小的縣城就建了那麼多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再加上幾年來數千套保障性住房,可以說真正讓群眾做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過,我還有更大的理想——在鄉村擁有一幢老房子,有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裡有一小塊可以耕種的土地,週末去那裡小住,種菜、栽花、除草、施肥,貼近土地簡單、踏實地生活。因為至今仍未實現,每每想起,有點心痛,幾乎成了我的鄉愁。

做一个幸福的小城“富翁”

週末或節假日,我不喜歡宅在家中,但活動半徑大多在富民境內。有人問我,富民就這麼小的地方,兩三天足夠轉完了,經常出去膩不膩?其實,除了風花雪月,我還喜歡到各村寨感受一下家鄉的新變化。多年來,見證了武昆高速、轎子雪山旅遊專線帶來的便利。經常到各山頭、各村寨,更感受了農村道路建設的巨大變化,以及給村民們帶來的種種實惠。而春有櫻桃,夏摘楊梅,秋吃蘋果,冬嘗冬桃,一年四季鮮果不絕,不僅給城裡遊客帶來了味蕾上的盛宴,也為改善農業產業結構、引領農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

一代代富民人建設著家鄉,家鄉也以不同的方式反饋著家鄉人。在星移斗轉中,我們的家鄉也在日新月異。我是一名富民人,我深深愛著這片土地,她的發展,牽動著我的情愫;她的進步,追隨著我關注的目光,她的繁榮離不開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奮鬥!

我,是一個幸福的富民人!你願來富民終老,做一個幸福的“富翁”嗎?如果那樣,你的老婆,自然也就是“富婆”了。哈哈哈哈!

做一个幸福的小城“富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