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50|工銀瑞信袁芳:未來兩三年科技股比消費股機會更多

自擔任基金經理以來,袁芳已經有三次直面市場大幅暴跌的經歷。


2016年1月,袁芳擔任工銀瑞信文體產業基金經理後的第三個交易日,就遇到A股歷史上空前的熔斷行情。幸運的是,這是一隻虛倉以待的新基金,可以耐心等待暴跌之後買到便宜的優質籌碼。2016年,工銀瑞信文體產業的收益率達15.72%,最大回撤僅6.96%。


2018年,股市再度變臉。受中美貿易戰衝擊,滬深兩市單邊下跌,上證綜指、創業板指數跌幅分別達25.59%、28.65%,而工銀瑞信文體產業的跌幅為10.16%,最大回撤20.43%,抗擊熊市的實力令人矚目。


2020年2月初以來,疫情肆虐,股市大幅震盪,袁芳又一次迎來大考。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她處變不驚,基本上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集中在投資和研究上,大量調研則由線下改為通過互聯網進行。


在熊市中虧損較少,在牛市中賺得較多,讓工銀瑞信文體產業的中長期收益率出類拔萃。截至2020年4月8日,工銀瑞信文體產業基金自2015年12月30日基金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達114.17%,平均複合年化收益率19.48%。


從持有人需求出發,形成自身投資方法


袁芳,一位85後,曾在嘉實基金擔任交易員,2011年加入工銀瑞信,從研究員一步步成長為基金經理。


女性基金經理細緻、敏感的本性讓她在投資中保持著一顆柔軟的心,對於金錢背後投資者們的需求和期待,她有著深刻的觀察、思考和尊重。


袁芳說:“首先,我會思考投資者對於這個組合的預期回報是怎麼樣的。這個預期回報不僅僅是數字上絕對收益的概念,一個普通的散戶客戶或者是機構客戶有三點比較關注的東西:第一是他希望你在賺錢的基礎上儘可能多賺,也就是希望在絕對收益的基礎上儘可能的爭取更多的相對收益;第二是客戶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還是有限的,你在組合裡表現出來的回撤要相對可控,而不能波動太大。因為在發生巨大波動和回撤的時候,人的情緒很難自控,容易發生恐慌。波動太大的話,即使某一個時間階段的基金業績可能會很好,但是客戶很難抓不到這種波段,所以一個組合的平穩運行非常重要;第三是所有的投資都有久期考核,投資者並不是說把錢放在你的基金裡面十年都可以不看,大家每年都還是要看一下業績回報情況。”


從持有人的需求出發,袁芳形成了自己的投資目標:不但要追求超額收益,而且要儘量讓投資者能在股市的驚濤駭浪中不要過分擔驚受怕。畢竟,管理基金如同開車,持有人是乘客可不是沙包,基金經理開車需要儘量平穩,尤其在崎嶇的山路上更應安全第一,而不能開過山車或玩蹦極,把乘客的安全當兒戲。


袁芳表示,可以通過科學的組合管理和選股的系統方法論,儘可能最大化滿足客戶的需求,她的上中下三層方法論就是由此催生。


“我一般會保持關注100多隻長期有競爭力的公司,把這些公司會放在核心股票池裡,每年我可能會選出40多隻股票,從性價比的角度進行排序,按照風險回報率給予不同的股票不同的權重,從而形成初步的投資組合。但是,這只是初步組合的形成,再進一步我會從自上而下的宏觀層面以及行業比較的中觀層面,對組合進行再平衡,對權重進行重新調配,並階段性地根據個股、行業以及宏觀的變化進行有機調整。”


四年多來的業績數據證明,她的投資方法實戰效果優異,獲得了投資者特別是專業機構的高度認可。工銀瑞信文體產業的持有人結構顯示,機構佔比高達77.6%。


管理基金如烹小鮮,食材與烹調都重要


上述袁芳長期關注的100多家優質公司,來自於工銀瑞信整個投研團隊的研究和篩選。她表示,公司整個投研體系非常完善,會把研究人員分成很多中觀行業的研究小組,投資與研究能夠無縫對接和結合。


但袁芳的持倉並不會集中在文娛消費。公開信息顯示,她的持股集中度相對較低,僅40%左右,構成投資組合的40只左右股票的行業配置也相對均衡,從上游的採掘、中游的製造、下游的消費都有佈局,覆蓋房地產產業鏈、5G、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等多個板塊。


基金50|工銀瑞信袁芳:未來兩三年科技股比消費股機會更多


這是因為袁芳把投資組合中80%的股票用來追求阿爾法,20%的股票來跟蹤貝塔。她從來沒有指望這類貝塔去賺很多錢,但貝塔對她來講又特別重要,能保證她對市場的敏感度,讓她不斷地告訴自己,思路有可能偏離市場,或者市場有些東西沒有關注到,然後倒逼自己去研究那些沒有配置的東西。


因此,袁芳並不是完全通過自下而上選股構建投資組合,而是結合中觀與宏觀自上而下進行動態調整,她說:“組合再平衡的目的是為了讓組合能夠表現出一個穩健的、回撤相對可控的增長。如果僅僅從個股層面去選擇,公司經營週期的波動沒有辦法完全屏蔽,組合每年都能取得前1/2以上的表現,就幾乎不可能實現。要實現每年只能通過自上而下配置的平衡來實現這個目標。”


這使得她具有出類拔萃的控制回撤能力,但換手率會高於一些純粹自下而上選股的產品。工銀瑞信文體產業在2018年的大熊市裡只下跌了10.16%,年內最大回撤20.43%,股票投資換手率5.06倍。


選股是一門科學,而構建投資組合則更像一門藝術。


袁芳說:“我覺得做投資和做研究相差好遠。研究只是一個基礎,它就是一個佐料;投資是最後做菜,涉及怎麼配材和如何掌握火候的問題。大師烹調出來的菜均有不一樣的特色,因為在這個配材和烹飪的過程中,就有很多自己的邏輯在裡面了。”


據天風證券分析師吳先興的研究,袁芳具有顯著的選股能力,在通信、計算機和傳媒等行業內的選股效應帶來的超額收益較多,在食品飲料、家電行業的配置具有明顯的正向效應。基金風格偏向成長,均衡分佈在大、中、小盤成長風格內,基金持股集中度較低,換手率與同類基金相比稍高,2018 年以來基金換手率有逐漸下降趨勢。


疫情難改A股長期大勢,科技股的機會相對更多


2020年3月份以來,新冠病毒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歐美等海外國家和地區蔓延,引發全球股市暴跌。


對此袁芳認為,股價劇烈波動反映了市場對於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陷入衰退的預期,但她依然堅定相信中國的內需會逐步回升,特別是消費需求在二季度復甦後,不斷升級的過程將得到延續。


“經濟增長不能只看絕對值,質量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像美國過去2%的增長,大家認為也很健康,是一個活躍的經濟體。我認為如果我們的經濟增長不是由投資和地產推動,而是由高端裝備製造業、消費和科技升級推動,哪怕只是2%、3%的增長,我們的經濟也是非常健康的。”她說。


袁芳表示,從2018年底開始,她就看多A股,並一直保持相對比較高的倉位。新冠病毒疫情引發股市暴跌,但不會改變大的趨勢。


首先,股票市場是我們新經濟融資的橋頭堡,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經濟發展由房地產為支柱向科技創新推動的轉變過程中,股票市場一定是受益的;第二,整個社會資源在從原來的房地產地產業鏈重新配置到新經濟的產業鏈裡,包括消費和科技;三是利率中樞中長期下行,居民的大類資產配置由債券、信託等帶有剛兌性質的固收類產品向偏股型基金轉移。


在本輪暴跌行情中,科技股的整體跌幅較大。市場最擔心的是電子股,因為電子板塊已融入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的全球產業鏈,國內市場只佔20%,歐美地區則佔80%,在全球有效控制疫情前,市場會比較擔心。像計算機、傳媒等其他板塊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有些優質個股,尤其是計算機、軟件裡面雲計算的公司非常值得關注。


她表示,5G產業交替更迭的週期將持續,她不會由於疫情把科技股的持倉降得非常低,因為科技股的上漲大週期只是剛剛開始,有望持續兩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板塊輪動,先是基礎設施,包括半導體、消費電子和通信等,然後會有大量終端需求,再之後又會催生很多應用和內容。因此,跟4G很類似,5G會不斷地進行產業鏈的迭代。而且,5G比4G的想象力更大,因為4G相對於當年的3G來講,在產業上的應用是沒有打開的,更多的是在移動互聯網C端的應用,但是5G擁有產業應用的邏輯。


“5G產業鏈涉及到非常多的行業,從通信、電子、半導體,到計算機、傳媒,都會是5G板塊大邏輯下面的投資鏈條。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板塊輪動的順序,從5G的基建,投5G的終端,再投到5G的應用和內容。”她說。


袁芳也看好新能源車板塊。新能源車板塊估值波動比較大,因為大家看好長期增長,在市場情緒好的時候會在估值上有很大的擴張性,市場情緒差的時候又會大幅收縮,所以波動比較大。她認為,新能源車在2020年、2021年這兩年是較好的投資機會,因為正處在全球新能源車的拐點上,呈現加速滲透的狀態。


在談及消費股與科技股哪個機會更大時,袁芳認為,長期來看差不多。但是,科技股和消費股屬性不一樣,估值體系也不同,波動率、商業模式差異非常大,所以這兩類資產特別適合做組合的平衡,但是階段性地看,在未來兩三年裡科技股的機會更多一些,但如從五年的緯度看,兩者會平分秋色。


同時,港股也存在較多機會,因為港股的基本面主要取決於中國內地,而流動性則受美股影響較大。現在海外市場波動劇烈,導致港股短期來看好像投資體驗較差,但中長期仍值得關注。


袁芳說:“港股因美股劇烈波動確實跌得比較兇,但優質的內資企業在港股上市,基本面跟著中國內需走,而資金面卻是美元的利率,由於基本面向上、利率向下,將有利於估值提升。我認為港股非常有投資價值,因為跌得比A股更深,風險釋放更加充分。”


她自己也買基金,主要是進行定投。有時候發工資了就買自己的基金,因為她對資本市場比較樂觀,認為有5至10年的黃金髮展期,做波段挺難,有閒錢就做基金定投,回過頭來看收益比較好。她說:“手上有閒錢的時候就會持續買,即使市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也很少賣出。當然這裡有一個底層邏輯,我確實比較看好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轉型,能向正確的軌道走。基於這種大的、長期的信心和邏輯,我就選擇了定投。”


美股泡沫破滅,灰犀牛風險威脅較大


對於海外市場,袁芳認為,油價與美國股市的震盪本質上可能還是與美國的政治週期有關係,不排除全年還會有黑天鵝出來,因為美國的情況今年確實比較複雜,黑天鵝不止一次出現的概率較大。


由於海外疫情的控制情況較差,加上美股已經漲了十年,導致外圍市場的風險較大。最近一輪的暴跌,已基本消除了2019年的估值泡沫。回過頭來看,過去十年美股主要還是依靠業績推動。再看業績增長質量,雖然在低利率環境下很多企業通過股票回購推升每股收益(EPS)增長,以致很多人認為美股EPS有水分,這誠然是事實,但是隻要美國沒有發生通脹,加上利率很低,企業通過股票回購增厚EPS的邏輯不會在邊際上受到特別大的破壞。


過去十年,拉動美股資本市場上漲的主力還是美國的科技龍頭,這些公司業績確實比較好,股價還是依靠業績來支撐起來,屬於美國的核心資產。另外,美國地產行業現在沒有太多的槓桿和泡沫,相對來講也比較健康,所以美股在經過激烈的調整後再向下的空間也不會太大。


不過,袁芳認為,美股的主要風險是科技公司的灰犀牛風險。如果因政治方面的原因強行切斷中美之間科技產業鏈相互融合的關係,美國的科技公司將受損比較大,而這是美國過去十年牛市的基石。雖然脫鉤的風險不像油價或者是疫情來的緊急,但可能更像灰犀牛一樣。


她認為,這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和超車期,中國有望保持足夠的定力,並把社會資源從房地產相關產業慢慢往新科技、新經濟、新消費的方向去引導,從而引領中國進入未來十年的黃金髮展期。由於過去一兩年,中國在貿易戰、科技戰,以及控制疫情的過程中表現出色,大家的信心越來越強,未來總體比較樂觀,非常看好中長期的股票市場結構性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