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在投入到实际之前,我们想象不到工作本来的样子。

100个人都以为自己会做的二选一

2017年春季,我接到16届已毕业同学的咨询电话。前前后后打了3通,每次交流都超过40分钟。问题非常简单,抉择现有工作和可能要跳槽的新工作。


工作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现有岗位:国有四大银行,XT市某乡镇基层储蓄所,综合柜员,考入,正式编制,月薪6K。有意向岗位:某保险公司,SHJZ市区总部,营销策划岗,熟人介绍,月薪4K。

主任公是刚毕业的经管专业男生,大学规划就是考入国有四大银行,付出艰苦努力后,终于如愿。但工作刚满半年,就“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想要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让他纠结的地方是父母并不太支持他,已经为人父的我非常能够理解老人的想法。供孩子读书20年,终于如愿挣得一个“铁”饭碗,孩子回家乡就业没什么花费,月薪6K虽不多,但是让人安心踏实,只等着为孩子操持着成家,便可安享晚年......

后来我给经管院学生上就业课时,问大家如果从“国有四大专业对口岗”与“保险公司销售岗”二者之间做选择当如何?100%选择前者!现实就是这样,往往跟自己的想象不一样。我们预想到了国有四大的级别、薪酬、发展空间,却没有想见工作在最最基层的艰苦和枯燥。在我们设想过程中,总有想象不到的点最终影响了我们的人生。

出乎意料的“比较满意”往往伴随勇敢尝试出现

今年春季,广州印钞公司招聘组来学校。给我留了一份招聘简章,告诉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新筹建印钞公司(现有公司全是接手),福利待遇优厚(大概年薪12K?记不清了),工作地点在广州。发布简章后,公司在天津组织了宣讲和面试,有几名同学获得了offer。我和其中一位互加了好友,前段时间看他的朋友圈,偶尔有晒食堂和过节福利照,留言笑他“不是你犹豫纠结的时候啦?”今天微信他想征集点素材,得到一句“比较满意”的答复。


工作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谁也不曾相见,比较满意的机会偶然蕴藏在一次单位走访,显现于求职者的天津之行,决定于克服了广州的陌生。

结语

每个求职者的经历都不可复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故事。工作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因为你们的经历,我的经验,家长的阅历必然都有局限。前人的经验能够指引你一时,但生活注定需要你们自己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