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我國於1959年就開始引進圖-16轟炸機,之後開始仿製將其命名為轟-6轟炸機,並於1969年開始批量生產轟-6轟炸機,那時候的轟-6最大起飛重量還只有76噸,“正常載彈量”更是隻有3噸,最大航程則只有5800公里,與當時的B-52、圖-95相比都有著很大的差距,並不能稱為戰略轟炸機!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因為轟-6的性能難以滿足需求,所以在之後的50年中,我國對該轟炸機不斷進行“魔改”升級,目前至少已經衍生出10種改進型號,而其中最新最強的改進型號應該就是轟-6K和轟-6N(算是轟-6K的空中加油版)了,這兩個型號可以說是在早期轟-6的基礎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轟-6K/N轟炸機將早期的渦噴-8換成了兩臺推力更大的D-30KP-2發動機,使得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95噸,載彈量和載油量也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其中最大的載彈量達到了15噸,可以同時掛載6枚長劍-20巡航導彈或者鷹擊-12反艦導彈;載油量達到37噸左右,這使得轟-6K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8500公里左右,作戰半徑3500公里。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在進行一系列升級之後,轟-6K/N的性能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單就定位上來說轟-6K/N已經算得上“戰略轟炸機”,但與B-52H(最大航程1.6萬公里、載彈量35噸)、圖-160(最大航程1.6萬公里、載彈量45噸)以及B-2等戰略轟炸機相比,轟-6K/N並不具備洲際轟炸的的能力(3500公里的作戰半徑+2500公里的巡航導彈),而且載彈量也相形見拙。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總的來說,目前的轟-6在“魔改”50年推出轟-6K/N之後,也可以看出該系列轟炸機的升級潛力已經挖掘殆盡,要想具備洲際打擊能力和更大的載彈量,必須要重新設計一款轟炸機了,更重要的是,像轟-6K這種亞音速非隱身的轟炸機在未來的戰場種生存能力將十分有限,很難滿足未來戰爭的需求。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所以,下一代轟炸機轟-XX需要具備11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至少5000的作戰半徑,這樣一來在遠程巡航導彈的加持下就可以具備洲際打擊的能力;此外,轟-XX的最大載彈量要達到20噸+才能趕上目前主流轟炸機的標準;最重要的是隱身突防和超音速突防的能力要具備其一,如果都具備的話就更好了。

轟-6轟炸機無潛力發掘,到了該推出轟-XX轟炸機的時候了!

總之,受制於機體的限制,目前轟-6轟炸機的升級潛力已經挖掘殆盡,即便是最新最強的轟-6K/N轟炸機也也很難滿足未來戰場的需求,所以,儘快研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轟-XX,讓它儘可能更早的問世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