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世界衛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國對衛生問題的重視,並動員世界各國人民普遍關心和改善當前的衛生狀況,提高人類健康水平。世界衛生日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衛生組織各會員國都舉行慶祝活動,推廣和普及有關健康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衛生已經成為了世界級別的話題,由此可見衛生的重要性。

2020年是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世界衛生組織將2020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旨在彰顯世界各地護士和助產士在提供衛生保健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呼籲加強護理和助產人員隊伍。

今年,中國的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定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

圍繞此主題,疾控專家建議,兒童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飯前便後要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長儘量不要帶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並注意孩子的營養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降低。這樣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作為家長,在不放鬆防疫工作的同時,還要藉著“世界衛生日”的機會,幫寶貝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孩子從攝取母乳,到添加輔食,再到可以獨立吃飯是一段非常重要的過程。在營養全面的前提下,家長還要在適當的時候培養寶貝的飲食衛生習慣。

因此,從嬰兒時期就應該訓練孩子專心進食,作為輔助,家長要在一種安靜、溫暖的氣氛下給孩子餵食。稍大的孩子,可以為他準備一個固定的進食的位子,鼓勵孩子好好吃飯,建立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告訴孩子,飯前要洗手,且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學會愛惜糧食,不能浪費糧食。飯食掉落,不要貿然伸手去抓,更不要為了避免浪費,撿起來吃掉。家長要以身作則,教孩子如何處理食物殘渣,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家長要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定時洗臉、洗頭、洗手、刷牙、洗澡、換衣、剪指甲,保持身體及服裝的整潔。孩子不依賴媽媽,就能養成保持個人清潔的好習慣。對年齡稍小的孩子,家長可以不用著急讓孩子獨立穿衣。家長不妨準備一個百寶盒,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系紐扣,拉拉鍊,開門鎖,系蝴蝶結等日常行為,也可鍛鍊孩子的手部靈活性。

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到該睡覺的時候,家長要提前10分鐘提醒孩子,做好衛生工作,養成良好習慣;早上起床之後,讓孩子疊好被子,保持臥室的整潔。擁有衛生自理意識,對孩子日後的身心發展都大有裨益。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孩子也應從小建立起對環境衛生的保護意識。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遠的工程,目的是改善生活環境,促進人們健康,節約使用資源,促進經濟效益,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社會文明。垃圾分類,對孩子來說是個新鮮話題,要讓孩子帶著興趣參與進來,首先讓孩子瞭解各種垃圾的材質、屬性、用途、價值,其次將垃圾處理定為家務勞動的項目,讓孩子挑戰一下自己,分擔家庭責任,更有成就感。在寓教於樂中瞭解為什麼垃圾分類,如何垃圾分類,養成環境衛生意識,保護環境,從孩子做起。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疫情當前,人人有責。在感謝醫護人員辛苦付出的同時,也要珍惜醫護人員不惜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安全和穩定。出門帶好口罩,廢棄口罩不亂丟;回家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定期室內環境通風,瞭解基本的防疫常識,做到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營造“人人為大家、大家為人人”的社會氛圍。共抗疫情,人人有責。

世界是由眾多人、物、關係構成的,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孩子也是其中一部分。我們在培養孩子“人”的意識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聚沙成塔,你也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教育孩子講衛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有句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喜歡模仿,模仿性很強,父母的一個好習慣能極大地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所以說,父母應是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榜樣,陪伴孩子一起共同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