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宣城自古為郡治所在。至明,演古唱今之戲曲活動,歲時節序村村鑼鼓,鄉鄉笙歌。宣邑在地域文化上,又與江寧(南京)、徽州(今黃山市)、蘇州毗鄰,故也是明萬曆年間崑山、弋陽(青陽)、海鹽、餘姚四大聲腔,以及徽調的交融之地。這一時期戲劇家湯顯祖、屠隆,因與宣城梅鼎祚等人交往甚密,湯還數次來宣相聚,這些無疑對當地的戲曲活動有所影響和推動。

因宣邑明清兩代戲曲演出之盛,地面上留下的此類戲臺,也是數不勝數。歷史滄桑,雖經鹹同年間太平軍與清軍在這裡,一場歷經十年的爭戰浩劫,大量文物損毀。一九八四年宣城文物普查時,尚發現遺留之戲臺,僅廣德(今隸宣城市)一縣,即多達十三處。宣城文昌鄉還發現了歌舞殿遺址。今留存之鄉地的古戲臺,大多殘破壓地。但它們都見證了戲曲在這裡曾發生過怎樣的影響,以及根植於民間的深厚基礎。

戲曲演出首需有戲臺。唐前之歌舞、百戲,大多擇地觀看錶演。至唐始有歌臺、舞臺的稱謂。同時,民間還出現了表演、歌唱的看棚。宋時,市民文藝空前活躍,汴梁(今開封)、臨安(今杭州)等地,便又出現了一種叫瓦舍勾欄的表演場所。因棚內表演區略高於平地,且有欄杆相圍,但無棚頂,故此類勾欄又被稱作露臺。這是最早可在臺上看到戲曲故事的演出,故又稱戲臺。這時的戲臺,都可四面圍觀。如再加上頂棚,恰似一涼亭,故也有的地方叫戲亭。後來為便於演出,始將此種戲臺,改為三面圍觀,留出一面以屏幕相隔,屏幕後的臺下供化妝等使用。隨著戲曲活動在民間的普及,直到清中葉,這類觀看的三面戲臺,仍未有見。不過,臺之前伸部分已日漸收縮,臺上屏幕後竟成了演員的化妝之處。臺之演進,終逐漸成為今日一面觀看的平面戲臺。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在對皖南花鼓戲史的調查中,接觸到了宣邑的古戲臺。發現每一戲臺都有自己的身世和動人的故事。自此,對宣邑古戲臺的情結總是難以割捨。一九八七年一個偶然的機遇,克服諸多困難,也只接觸有戲臺六座。似可分為鄉臺二,廟臺四,共兩類。對以上六臺資料今作一整理,以期望能予引起同仁的關注和補缺。

一、宣城市水東鎮東衝小胡村萬年臺(鄉臺)

去後,村人據該村家族宗譜記載介紹說:“此臺原是東衝胡姓家廟的戲臺,故稱萬年臺。胡姓是後唐至南宋間的名門望族。淳熙七年(1180年)由湖州遷到這裡,始建村落。”進入村中,曲徑幽巷,過百十間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終見到了小胡村的萬年臺。首先令人吃驚的是:這裡怎麼會有一座今已難見的三面圍觀的古戲臺?(圖1)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1 1987年所見宣城市水東鎮小胡村萬年臺之全貌

該臺為三間四柱T字形。磚木結構,臺頂中央承古制有一木條大方格藻井。(圖2)臺前簷口的抬梁中部,有三組木雕彩繪戲圖。臺前左右兩柱上端,各有一幼獅繡球的木雕雀替。餘梁枋及柱只有簡易的彩繪。臺基至檯面高約1.85公尺,下層為貯藏室。檯面至前臺簷口抬梁,高約3.2公尺。前臺伸出部分寬約6.45公尺。臺深約6.40公尺(含戲臺表演區後端的左右兩邊,各佔有一輔臺,面積各約寬3.15×深2.0公尺)。後臺寬12.75公尺×深5.1公尺。(圖3)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2 小胡村萬年臺當年之木質方格藻井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3 小胡村萬年臺平面示意圖

關於戲臺三面觀看的問題,村民說:“戲臺一直是三面都可看戲的。後因村民嫌其醜陋,直到近年戲臺的東西兩邊角,才補砌成現樣。同時,還將戲臺屋簷也都改為翹簷。”仔細一看,被改處竟確也處處留有新跡。(圖4)戲臺因多次修葺樑柱更換,以及牆體不斷被刷新,加之不同時期磚塊的使用,今已難知該臺準確的建造年代。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4 小胡村萬年臺樑柱及後增臺簷支架之新跡

戲臺還留有民國五年(1916)《同村重修萬年臺碑記》一塊,碑寬68公分×高54公分,嵌於臺基的右面。(見圖1)碑記關於建臺的年代,只記有:“惟我村中戲樓,創自土民前人之手,延及前清光緒末年(1908),朽壞不堪,狼敗已極。業經土客同議,合力敬修”等語。餘為胡、周、陳、黃、張、李各姓村民,捐款修臺名單共五十三人,也未見記及準確的建臺時間。據八十四歲的村民周傳經說:“我曾祖父同治八年(1896)由湖北英山縣遷到裡時,就有這個戲臺了。”

該臺還有一個特點,宣邑少見。村民告知,直到現在臺上演出,都很少使用擴音設備。此臺座北朝南,沿南高北低的坡地而建,坡度約有2.5公尺之差。因此,臺上演員發聲有共鳴聚音的效果,一試果真如此。選地聚聲,雖明清戲臺也有之,但確可見早期胡族選址建臺之用心。

碑記所載,知此臺此時已“朽壞不堪”,村民才“合力敬修”。由此推斷當在這之前的光緒年間,此臺已為全村不同姓氏村民所共有,才會有後來的村民集資敬修。因為共有,碑上才會有三則禁規的鐫刻。今讀起來,仍能為我們知曉當年村中之生活與習尚:“一、禁戲樓上下,不準堆積柴草、樹木等項,違者罰戲一本、酒五席。一、禁樓下、四牆腳,不準栓牛堆糞、小兒扔石打瓦,違者罰大戲一本,酒五席。一、禁戲樓四圍以內,不許堆積瓦礫、汙穢之物,違者罰規如前。”因為該臺已為不同姓氏的村民共有,在戲臺的使用上也無一定的禁規。村民介紹說:“自同治年間,即有目連、徽京等戲班,來此登臺演出。十年一大唱,五年一小唱,多為專業班社,且與玩燈、賽會結合。”

小胡村始建戲臺之年代,這裡作一點個人的推測。胡族遷來時是湖州的名門望族,既遷此安家立業,建村造屋,按當時的禮教習尚,理應有家廟和戲臺的附建:1、一九八七年所見小胡村戲臺,規模小,用料單薄。甚於連臺基的石礎,均用不同的石料雜湊墊撐。這很容易使人聯想,此臺非胡姓所建之原物。2、三面式的戲臺,雖發端於宋元,但康熙年間仍十分流行。小胡村前伸之戲臺,比之康乾時期此類戲臺已大為縮短,且與前後臺連體建造;屋簷角雖無翹角,臺之基本結構與乾隆時期戲臺之樣式,十分近似。3、小胡村戲臺如為咸豐年間所建,臺頂之屋角雖無翹角,檯面卻為三面,但僅此並非就能確定系元明所建。不排除當時社會動亂,經濟蕭條,無力而為有關。由以上理,如按一九八七年所見小胡村戲臺的建造結構和樣式來看,上限不會超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即便從咸豐元年(1851)算起,至一九八七年也已一百三十六年了。如此簡陋的一座磚木結構的戲臺,歷經風雨,竟能支撐一百三十六年確也不多見。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本人又去小胡村,第二次見到這一戲臺。此臺已於二○一四年四月至十月,由安徽省文物局在一九八七年所見小胡村戲臺原來的基礎上,重建之新臺。保留了三面圍觀的特點,整體美觀大方,使人見之快慰。(圖5)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5 2014年重新修葺的小胡村萬年臺之新貌

二、涇縣雲嶺鄉關帝殿萬年臺(廟臺)

殿為雲嶺陳姓家廟。殿內康熙四十七年(1708)碑刻有載:“萬曆辛卯(十九年•1591)剏(創)造殿宇”,“戊子(四十七年•1708)春三月欲鳩工改造”,“不兩月而崇臺兩廡立為告竣。”殿側觀音堂道光九年(1829)《義助碑記》又載:“聖廟之建創自前明萬曆(1573-1620),而盛行於天啟、崇禎(1621-1644)。至國朝康熙戊子(1708),然後廟前臺榭落成,迄今二百餘載。”(圖6)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6 1987年所見涇縣雲嶺關帝殿全景

臺為磚木結構,共二層。臺基至檯面高約2.2公尺,檯面至臺前簷口之抬梁高約3.2公尺。臺寬約4.5公尺,左右兩邊輔臺各寬約1.3公尺,臺共寬約7.1公尺。輔臺後是貯藏室。臺之表演區深約4.5公尺。後臺總寬7.1公尺×深約2.5公尺。(圖7)臺前中部較寬處為表演區,臺之兩邊輔臺均配以木質欄杆。臺中屏 板橫隔成前後兩臺。前臺簷口抬梁,刻有眾多彩繪的戲曲人物。兩邊臺柱的雀替上,也鐫刻有幼獅盤球吉祥圖案,臺簷飛翹。梁枋及柱,均刻有戲文故事。正脊、垂脊、戧脊,以鏤空磚雕裝飾。戲臺小巧玲瓏,十分精緻。(圖8)臺前兩柱,鑲以戲聯一副:“顧曲小聰明,當日可憐公瑾;撾鼓大豪傑,至今猶罵曹瞞。”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7 關帝殿戲臺平面示意圖

宣城、涇縣、寧國三縣的古戲臺(上)

圖8 關帝殿戲臺之一角

該臺建成後,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祭關羽和唱關帝戲。《續文獻通考•郡祀考三》有記:嘉靖十年(1531年)前關羽之封號有稱漢壽,封邑;亭侯者,爵也,有誤。封號即更為“漢前將軍漢壽亭侯”。並於此日遣官致祭,這應與此日這裡祭關有涉。這裡每六十年陳氏修宗譜一次,亦需唱戲,謂之“譜戲”。如遇乾旱,需唱龍王戲。但每次所演劇目,必須要有徽、京班中之夫子戲(關羽戲)。其它劇目還有《武家坡》、《上天台》、《烏龍院》、《大登殿》等等。該殿後期陳氏還設有供養田十餘畝,供該殿修譜、修繕、賽會使用。每次較大的活動,均按陳祠宗親下屬各支會,輪流組織運作。

光緒而後,該鄉每三年還興演高腔目連戲,有時尚有黃梅小戲演出,但均不得入廟登臺,只能殿外臨時設場。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雲嶺,曾在此臺演過抗日題材的自編小戲(包括小話劇)。一九四一年元月“皖南事變”後,國民黨軍五十二師邀班,在此臺演過京戲。

自該殿例為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數次修葺,保護原貌,整舊如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