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裤子和催汤圆的故事

缝裤子和催汤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那么一条街,极其繁华热闹。街里面住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普通的老百姓是住不到这条街上的。在街上当然有很多店面,其中有两家店面这几年的生意特别红火。

街东面那家姓冯,人送外号“缝裤子”,是给人家做衣服起家。本来几十年前是个小摊位,后来因为裤子做的特别出名,很多穿上他做的裤子的人都变得极为光鲜亮丽,发展到他基本上不为普通人做裤子了,只为那些他认为合适的人做裤子。当然啦,价位也随着知名度水涨船高。他虽然长得丑了点,但靠着这个手艺,不仅挣到了百万家财,在别的街面上买了好几套豪宅,更是因此甩了原配,与他的一位女顾客眉来眼去,最终俩人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街西边那家姓崔,人送外号“催汤圆”,是给人家跑堂起家。本来是饭店里的一名小伙计,整天端茶倒水跑来跑去,后来发展到大堂经理,到最后自己开了汤圆店成了掌柜的,也着实在这条街里站稳了脚跟。关于他的外号,是这么来的,他汤圆店里刚开张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原因是他店里的汤圆价格高的离谱,老百姓都去别的街里买汤圆,这让他生意很难做。于是他想出来这一招:他去别的街里去吃汤圆,把别人的汤圆坏处都给老百姓说的明明白白的,特别是别的街汤圆用料上,他极其反对,他们胆子太大了。于是他极力宣传负面内容:冰淇淋馅的汤圆吃了可能拉肚子啦、臭豆腐馅的汤圆里面成分可能有臭的物质啦、韭菜鸡蛋馅的汤圆可能给牙缝塞上韭菜叶影响美观啦……当然啦,关于别的街汤圆改革上的事对与错我们先不管,你还别说,这一招真的有效,老百姓乖乖的听话去他店里买原汁原味的汤圆,哪怕价格高也抢着买,直到汤圆供不上了,他每天在大堂催伙计们端汤圆,于是伙计们私自给他起了个外号“催汤圆”。

本来呐,这两个人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有一天,他俩就吵起来了。怎么说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本来吧,这俩人关系还可以,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忽然有一天,缝裤子做的一条裤子和催汤圆撞衫啦。你说撞衫就撞衫吧,那个穿着缝裤子做的撞衫裤子的人,大黑天的胡作非为,什么阴奉阳违啦,非礼女下属啦,反正是乱七八糟的一堆事吧,别的老百姓记不住,但是那条裤子非常出名啊,老百姓印象深刻啊。这东西有一天传到催汤圆的耳朵里,可就炸开了锅。原因是他穿的是一模一样的裤子啊,他就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气得慌,难怪这些天总有人因为那条裤子对他指指点点呢,感情事情是这老家伙弄的啊。

催汤圆直接不淡定了,他直接啥活不干,用布条拴在一只老猫身上,每天牵着猫去逛街,上边写着:这是缝裤子年年少交地皮租子的直接证据,他不光不交,他还怂恿他的客人不交。他的客人都是什么人呢?这么跟你说吧,他的客人都是一些本来颜值或者才艺不低的人,只要穿上他的裤子在街面上那么卖艺似的走一圈,往他们盘子里丢银子的大有人在,小到平头百姓,大到衙门里的官员,甚至于不属于这条街衙门管的别的街里的人,都给他们赏钱,这些赏钱,可谓天价,是大部分普通劳动人民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数目。衙门里的规定一视同仁,无论你是平头百姓还是家大业大,都要交租子。那么缝裤子和客人的罪过在哪里呢?就是客人们虽然赚了很多,但是交租子的数目也同样可观,所以有些客人为了把这部分租子收入囊中,跟做衣服的各方面都打通了关系。这样,缝裤子这些做衣服的人,小到一枚扣子,大到一整套衣服,与客人也就约定俗成的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交租子的那份文件呈报衙门,不交租子的那份文件双方自己签,外人一概不知。这样就达成了少交租子的目的。

要知道,这条街上,每个门面每年都要给衙门交上大量租子的,即便是平头老百姓,做任何买卖和工作,都要给衙门交。这催汤圆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堆文件,什么文件呢?缝裤子和那些客人不交衙门的文件。每天把这文件拴在老猫身上,无限的游街展示,并放出狠话:谁惹我,我就把谁的文件送衙门去!

哎,都是一条裤子惹的祸,如今闹得满城风雨。现在整条街的老百姓都不淡定啦,大部分一边倒,逼着缝裤子和他的客人们交租子。(未完,待续)

欲听后事如何,请您点个赞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