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後,有證和沒證的土地差別竟然這麼多

我國土地確權已經經歷了幾年時間,早在2013年就明確提出,將於2018年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現在基本已經接近了尾聲,有的地方已經發證完畢,然而有很多的農民現在還不清楚土地確權對自己到底有什麼作用,和不確權會有什麼差別!

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耗時幾年時間,絕對不是摸清到底有多少土地那麼簡單。有確權和沒有確權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

今天就跟你詳細聊聊之間的區別。

區別1、沒確權貸款逐漸受限。

現在農業投入越來越大,而咱們種地依靠貸款也成為一項重要資金來源,而要想用大筆資金,貸款就需要抵押物,頗讓農民頭疼。

2016年,相關部門制定《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規定在試點地區承包地經營權可以做抵押,條件之一就是要求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而沒有確權證的,一般要麼是有疑問,要麼是有糾紛。權責不明確,金融機構也不敢給貸款,因為無法確定這塊地的經營權是不是你的。

區別2、農業補貼也會按照確權面積

以前農業補貼發放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根據二輪承包地面積,計稅面積等等,這些都是有偏差的,而現在確權的精度已經很嚴謹了,基本上都是準確的,這樣按照確權證上的面積發放補貼也是精準的。

目前有很多地區發放補貼都按照確權面積為依據,我認為這種方式以後會被廣為運用,那麼一旦全國都實行這種方式,沒有確權證的可能連補貼都沒有了。

區別3、徵地補償也有區別

徵地補償大家都瞭解,不少人還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富有起來,然而在徵地的時候,如果沒有卻權證,那麼會面臨到和第一個區別一樣的問題,這塊土地到底是誰的?會不會有問題?權屬是否清晰?

這就會很麻煩,很容易導致徵地補償上出現問題,損失真的大了!

農民種地不易,土地確權一定要當成大事來搞!千萬不能大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