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那次,看到一位朋友的修改了個性簽名:“傷害對我來說平常如空氣,每一次面對,都讓我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

我們總是習慣向生活妥協,委屈自己,去尋求一個看似必要卻不屬於自己的歸宿。如果當初我不妥協,不選擇,現在會怎樣?

其實,每天花點時間來規劃,聊一聊這趟列車,感受一下街邊的陰影,你也可以是下個執手寫故事的人。

//

01.簡單,別耽擱

一個叫“你凝視著我,我也在凝望著你的真實故事。”

在朋友圈裡,有一位很酷的師兄,之前是在一次博覽會上認識的。

大幾個月的她,時常周遊各地,也會遊歷各國,見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圈子,接觸者不同的文化,每一次翻閱朋友圈,我都會給他點贊,然後再想,~啊,如果我也有他這樣的條件就好了,可惜現在我還沒有,那是我多想過的生活啊。

每一次,我都會用幽默和努力來勉勵自己。

前些天她找我聊天,像聊八卦一樣我們聊了一下各自的生活。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他跟我說:“我覺得你真的好厲害,感覺你走的每一步都特別有規劃,有想法。”

我回他,說;”啊,我感覺你的生活特別充實,周遊各國,做著自己想做的,經驗特豐富,真的很棒。”

原來,我們都在相互旁觀著對方的生活,然後又各自感慨呀。

我對自己說:“把故事收一收,走好眼下的路,做自己想做的,因為你還年輕,不妨放手一搏。”

//

02.你無法讓所有人滿意

很喜歡馬爾克斯創作的《百年孤獨》。

文章中馬爾克斯有一句話說: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盤,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人人都渴望被理解,但人人都曾不被理解。

理解和懂得,向來都是奢飾品。

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它紮根於內心,即使再苦再累,也在用心的做著,感受著這一切,可是這一切又不總是稱心的。

這幾天又在絮絮叨叨中寫下這樣一句話:

“這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何曾懼他人眼光,我們總是在負重前行,做好自己變好,所以不曾將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駕於別人之上,也不曾將別人的說法和價值觀影響到自己。”

看花開花落,人往人來。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並不要求別人什麼,最讓我反感的是,每當你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別人就會語重心長的用他看似成熟的眼光和觀點來告誡你,比如這個適合你,那個並不適合你做,更有甚者對你講“不要忘了你的初心啊。”

您知道我的初心是什麼嗎?

無論怎樣的平臺,都是我基於自身的決定來出發的,但我不想別人用他的框架架於我身上,按照他的方向來發展,綱上線來教我做人。

我理解,我知道別人或許是出於善意的,所以更準確一點表達我的觀點,我有自己想做的事,自己要走的路。

//

03尋求理解,不必尋求感同身受

前幾天快凌晨的時候,妮子給我發來一條短信說:“真羨慕那些一沾枕頭就能熟睡的人,無憂無慮,不用為了生活瑣事壓力而煩惱,活的多輕鬆啊。”

我問她:“怎麼了,失眠了?”

妮子發了一個噘嘴的表情:“自己最近感冒一直身體不舒服,還要面對自己那存亡之際的公司,給同事發不出工資,回家還要面對家人對自己不支持的訓斥,想想真的太累太難受了。”

去年畢業的她,不顧家人反對和外界的冷嘲熱諷,獨自跑去創業,開辦的公司前前後後投了好幾十萬還有大量的精力,卻一直不見好轉。她既要上班還要顧及生活的瑣事,這半年多來整個人廋了一圈。

我知道她心裡壓抑太久了,想找個人傾訴一下。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妮子也很明白,別人不可能無限期的來安慰自己。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那我儘管要流著淚,跪著也要走到底,也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多苦多甜都要硬撐著走下去,身上的擔子也讓我明白,邁出這一步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我始終認為,沒有人知道那條路適合你。他吃的鹽比你走過的路多,並不代表他煮的湯就一定適合你的胃口。

所以生而為人,我認為不要迷失在別人走過的路中,你一定要練就一雙慧耳,自己要不斷認清自己,認清現實,學會過濾身邊人說的話,辯證的提取對自己有益的,然後不斷調整自己對自己,對身邊人或事的認知。

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你若不強大,誰替你來扛。漸漸地,這一切都會慢慢發生改變,改變的除了年齡,還有心境。每天都很累,想要停下來休息,但轉念間,還是不停地向前走。

//

04有個聊的來的人,真好

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會有人在背後默默支持你。就會有人說,過來人走過的路,會對你有幫助啊。

那先講講我接觸的長輩吧。

楊姐是我的姐姐。其實,我挺慶幸能夠有一個年齡相差很大的姐姐,這樣,我可以提前體驗一把被人關心的感覺。

和別人的姐姐一樣,小時我們也總是吵架,逐漸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會像以前一樣膩歪著嗑瓜子看電視了,但我們都在彼此影響著對方。

同時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總盼望著愛,似乎成長讓我們明白,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也是不易的,面對生活的坎坷,孤獨的時候,願你能夠和自己對話。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在她的生活裡有個習慣,愛讀書。你知道為什麼讀書嗎?

因為眼界的闊決定境界的高,境界的高決定心界的寬,心界得款決定路界的遠。

我們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每次楊姐問我近期的打算,無論是事業上,學業上還是生活上,在我說了一通之後,她從不會對我說教。

她會笑著對我說:“挺好,挺好,還年輕,無論好壞,都是經歷。”

她從不會對我說“我覺得這不適合你”“我覺得你應該這樣做”,她只會說,只要你想做,你就去做,不要在意別人說了什麼,路是自己的,嘴是別人的。

真正的遠方,往往都是一個人走出來的,孑然一身。

只有一個人熬過孤獨的黑夜,才能和想要的美好撞懷。每一步的“野蠻”,都可以讓你勇敢的去嘗試第一次。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這個世界是永遠比你想的更精彩的,不要敗給生活。趁你還有時間,盡你最大的努力,做成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成為你最想成為的那種人,過你最想過的那種生活。因為,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Go out to travel


記得關注我!

每一步的“野蠻”,都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