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最近電視文化盛行“大女主”劇,特別是女主吊打渣男,比如:事業有成的大女主發現丈夫偷腥,先按兵不動收集證據,然後一招收網,讓背叛者淨身出戶。對於大女主們愛憎分明的性格,果斷的處事方法,觀眾們連連叫好。

但是現實往往高於電視劇,現實中的女人遇到丈夫出軌這種重大事故時,鮮有電視劇中的殺伐果斷,對丈夫的感情也無法快刀斬亂麻。

婚姻問題的這種糾葛複雜,在日本情愛大師渡邊淳一的小說《紫陽花日記》中刻畫的最為清楚,小說寫了一對結婚十五年的夫妻,丈夫省吾經營一家醫院事業有成,妻子志麻子是賢惠的家庭主婦,表面上這一家人過著幸福平淡的婚姻生活。不料有一天丈夫發現妻子的日記,妻子猶如偵探一般事無鉅細的記錄下丈夫的言行,調查丈夫的外遇。從此掀開了婚姻虛偽的面紗,夫妻二人展開了一場婚姻中的貓鼠遊戲.......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面對婚姻問題,女人莫不是要經歷數個輾轉反側的夜晚,才能將三千亂麻般的思緒捋順,無論做出繼續一起走下去或是離婚哪一種決定都不容易,這與其說這是一種勝利,不如說是經歷了一場涅槃。

而那“殺千刀”的出軌男也並只有電視劇中那樣淺薄的嘴臉,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更像雷佳音飾演的渣男陳俊生那樣,讓人覺得可氣,可恨,但仍有幾分可愛,進而讓人產生憐憫之心。

一、丈夫:男本位思想的“當權者”同時也是受害者

故事中一切問題的起源是丈夫出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震盪:打破平靜的婚姻生活,差點拆散整個家庭。

對於出軌這件事,丈夫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用“蝴蝶理論”解釋自己對妻子的冷淡:蝴蝶圍繞著自己翩翩起舞是美好的,但若是一隻蝴蝶圍繞著自己死纏爛打,任誰都會失去激情。

他認為自己辛苦養家,讓妻兒衣食無憂,這麼辛苦當然應該在外面找女人犒賞自己。

他和身邊的朋友互相加油打氣,他們把家庭和慾望情感分割開來,認為家庭是責任是義務,而外面的女人是讓自己產生動力的催化劑。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不僅僅是男人,就連女人也默認了男人偷腥的行為,把要求降低到只要他們還要養家就好。小說中男主人公的母親隱約知道了兒子出軌的事後,她安慰媳婦:男人一時偷腥是正常的,玩膩了就會回來。

可以看出整個日本社會充斥著“男本位”思想:男人是當權者,女人是後勤保障者。

日本的家庭分工也是這樣:男人是一家之主,掙錢養家,而女人無論多麼能幹,結婚後都要回歸家庭生兒育女成為家庭主婦。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紫陽花日記》中,出軌的丈夫是“男本位思想”的當權者,也是受害者。他知道妻子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肯定妻子的貢獻,但是另一方面,他卻僥倖的希望妻子即使知道出軌的事,也能夠給男人留面子,在不動搖家庭根基的情況下,採用迂迴的戰術讓丈夫回心轉意。

他忽略了妻子的感受,習慣了當一家之主高高掛起。他甚少參與家務勞動,家裡大小事情一概不管,因此他越來越像個外人,和家裡人的距離越來越遠,妻兒已經習慣沒有丈夫(父親)的生活

男人無法從家庭中得到安慰,事業上也產生疲倦,於是他們希望吸引年輕女子,以此證明自己的魅力和男性的尊嚴。

隨著衰老漸近,這樣的循環越來越顯得可悲,曾經的當權者一旦退休,生存價值便宣告破產。家庭並不歡迎退休的“皇帝”,他們將成為一個尷尬的存在:和妻子沒有感情,和子女也搭不上話,無時無刻不在自我懷疑。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還好,丈夫省吾因妻子的這本“紫陽花日記”,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曾經想當然的事情在妻子看來是這麼的荒唐,對妻子造成了這麼大的困擾。

其實,並不是他不願意改變,而是社會並沒有教男人們善待妻子,尊重妻子。

二、妻子:危機中發現自我,獲得重生

在日記中,妻子常用到“厭惡”“噁心”來形容丈夫,這並不全是因為丈夫出軌。丈夫出軌的事件確實掀起了驚濤駭浪,它狠狠地擊碎了妻子的自尊心,一度將婚姻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但它也像一顆炸彈,炸出了婚姻中隱藏的問題。比如妻子對丈夫的厭惡之感。這種厭惡並不是從丈夫出軌開始的,而是伴隨著婚姻生活與日俱增。

從新婚之夜,妻子志麻子因太累拒絕丈夫的求愛卻被丈夫粗魯的佔有開始,妻子心裡就埋下了失望的種子。到後來,妻子生下女兒後,丈夫家人催著她生兒子,還說“生兒育女要一氣呵成”,丈夫盯著妻子的排卵日與妻子親熱,志麻子感到自己彷彿成了生殖機器。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這時,志麻子對丈夫已經產生了厭惡感,不過,家庭主婦的世界是圍繞著丈夫孩子轉的,忙碌的家務事讓志麻子忘記了這份厭惡,她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中,雖然一個人帶孩子、做家務、照顧丈夫讓她神經衰弱,但是那段時間她感到很充實,因為她和丈夫的目標都是讓家庭越來越好,他們一起奮鬥著,並信賴著彼此。

志麻子情感上的受傷被忙碌的家務事填補,空虛的心靈被幸福的目標充盈,可是當孩子長大,丈夫事業有成,時間和金錢上都有了富餘,她發覺自己再也不是“志麻子”,而是姿色漸衰的“媽媽”,她重新感到空虛孤獨。

做家庭主婦的女人很容易在忙碌的或者安逸的家庭生活中迷失自我,在《82年的金智英》中金智英跟志麻子一樣是家庭主婦,金智英還沒有堅持到志麻子這個年紀,她在從社會人向”媽媽”轉變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患上了一種精神疾病:從聲音到動作都突然變成另一個人。只有藉助扮演別人,她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再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她的前半生是圍繞丈夫轉的闊太太,但她同樣迷失了自我:從聰明伶俐的女子變成了惹人厭的俗氣女人。

《紫陽花日記》中的妻子志麻子是在丈夫出軌後發覺自我迷失的,後來她嘗試重新找回自己的女性魅力,並移情別戀上自己的大學老師。在此之後,她包容了丈夫,理解到自己和丈夫各有各的世界,決定互相尊重並繼續走下去。

故事的結局讓人覺得很遺憾:妻子和丈夫於忙碌中錯過了溝通的最好時機,到最後,只得以一本“紫陽花日記”,借妻子的筆向丈夫訴說心理話,而丈夫也只能偷偷摸摸看妻子的日記,藉此偷窺妻子的內心世界。

讓人忍不住想,如果早先發現矛盾時能夠及時溝通或者及時止損,也就不會落得假面夫妻的結局。


豆瓣8.8《紫陽花日記》:遭遇背叛,離婚不是出路,看清問題才是

我們的社會不同於日本,我們的婚姻問題看起來變得越來越“容易”解決了,很多人一邊念著“誰離了誰過不下去了?”,一邊衝動的離了婚。

可是,婚姻出現危機時,我們的重點不在於一個人能不能好好生活,而是考慮兩個人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生活了?

比起證明“離開你,我可以活的更好”,我們是否應該先想一想:

為什麼當初要跟這個人結婚?

這段婚姻哪裡出了問題?

無論兩個人是否能一起走下去,我們都應該弄清楚那個讓我們栽跟頭的地方在哪裡。我想這也是《紫陽花日記》傳達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