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此就結束了

1 月

我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尾啊。

這一年的 1 月,有一個挺不錯的開頭,報名了書評課程,學習寫書評,也給自己制定了幾個主題閱讀的方向,按部就班的看書、寫稿。1 月的時候還接到幾個兼職的機會,因為想埋頭認真做一點長遠的事情,不想靠寫兼職賺快錢,所以有的轉給別人了,有的主動放棄了。

2 月

流感來了,你看的是故事,我經歷的是事故。

大概是 2018 年最糟心的一段日子,趕上了春節,本該是普天同慶的好時光。家裡人上到老,下到小,無一倖免中招了甲流、乙流。上海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唯一對流感有用的藥-達菲還到處缺貨。當時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刷了屏,我們實實在在經歷了一場類似的故事,我們熬過去了。現在想起來,我也只能“熬”來形容那段經歷了。

3 月

人越是在悲傷的時候,就越應該振作起來。

疾病沒有隨著春節一起離開,3 月初一段時間內我們依然處在流感狀態裡。為了小朋友頻繁經歷了幾次醫院的驚心動魄,好在有驚無險。從年前開始跟得到和新世相溝通的簽約作者的事情,在 3 月終於……告吹。

流感走了,我終於能平靜地去回憶它,在三明治短故事學院完成了關於流感的故事寫作,算是給艱難時期的自己一點安慰吧。

如果你也遇到過艱難的日子,推薦一本童話書給你《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陪我度過了很多心情低落的時刻,相信紅頭髮的樂觀的小姑娘安妮也能讓你重新感覺到希望。

4 月

走到盡頭了,就會遇到轉角。

工作上開始出現一些變動,我給自己列了一個待考察的公司名單,寫上幾個我各種研究下來感覺不錯的公司名字。排在這個名單上的第一家公司,也曾被我寫完後第一個 pass 掉。那個時候,我還預知不到以後跟它的緣分。也是在這人間四月天,我拿到了這家被我 pass 掉的公司發來的 offer。我的各種心境有點成迷,那種感覺就像你心心念一個男神很久,有一天他突然要跟你約會,只有一臉懵逼才是最正常的狀態吧,所以我在一種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迷惑中接了這個 offer。

因為之前在三明治寫作的緣故,順手牽線幫 7 月即將畢業的妹妹“偶遇”到一個大廠的工作機會,雖然是外包崗,但我們分析下來平臺和 leader 也是各種靠譜,所以她也和我一樣在這個 4 月有了新的工作起點。我產生了一種老母親般的欣慰感。

5 月

做好準備迎接 30 歲。

換新工作前,去新疆玩了一趟。帶著一顆被羊肉串和雪山薰陶過的心,全情投入到新工作當中,在入職的同時,也把兒子送回了老家,那個時候,我該是抱著一種怎麼樣的要與工作共存亡的心呢。

新工作如我所料,節奏很快。我在一派忙碌中也迎來了 30 歲生日,以前也無數次幻想過 30 歲自己的樣子,真的到那一天,我還挺滿意自己的狀態。我慢慢感覺到工作幾年積攢下來的經驗開始慢慢給我一種“正向反饋”,我不懷念過去,我只喜歡當下。

6 月

我的身體裡住著兩個我,一個愛工作,一個愛家,把他們打碎了揉成第三個我吧。

30 歲的心態很美,但 30 歲的健康卻沒那麼好。好像身體裡裝了一個開關,30 歲一到,感覺自己的健康就開始走下坡路。一向沒什麼腸胃問題的我,在換新工作的第一個月裡一直處在腸胃炎的狀態裡,也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差點暈倒的地鐵驚魂記。

一邊忍受著健康問題,一邊享受著沉迷工作,無法自拔的樂趣,中間還回老家關愛了兒子,可是在抱著兒子的時候,才明白什麼叫“玩物喪志”,對我而言就是“小兒喪志”,我只想當個廢柴老媽,每天陪著他玩就好,工作啊真的該見鬼去吧。

7 月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對方是你的孩子、愛人或者父母。

可是啊,我還是擅專了一次。因為我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沒有足夠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愛來迎接一個新生命。

8 月

有時候啊,我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比較之心。

過去 4 年,我的工作狀態應該說很舒服,基本上能按時上下班,工作時間內的效率也足夠高。本來以為我的高效率能讓我順利適應新工作,可事實上,我幾乎天天都需要加班。我有越來越多的項目要做,甚至 N 件事並行。很多工作你忙到最後依然是懸而未決的狀態,我在自己的工作模式和能力範圍內小打小鬧,修修補補,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一些問題。

越來越多的失落讓我想要逃離。

9 月

這個世界假得讓人難過。

我是做營銷的,很多時候我的工作內容也是在包裝,把一家公司、一個產品包裝得更好,最好能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可諷刺的是,我是專業是新聞學,我接受了四年正統的新聞學教育,我以為這個世界應該像新聞學裡教的那樣,我們只說真話。但這個時代,太多的個人 IP 都是包裝出來的。為了混口飯吃,無可厚非。我難過的是,我沒有看出來。我一次次看走眼,我相信的那些大咖,一次次被我發現他們宣傳中的“水分”。偶像崩塌,大概就是那種感覺吧,今年我經歷了好多次崩塌。

也可能是我長大了一點,畢竟是三開頭的年紀了,大約應該沒以前那麼好騙吧。

10 月

陪娃就是回家不玩手機,只玩兒子。

把兒子接回上海,開啟火力全開的陪玩模式,關於如何陪娃,我和先生很容易達成了一致。有一次我陪兒子去坐小火車,看到同車的幾個家長就是付個錢讓小朋友坐上火車,自己就坐在小朋友旁邊玩起手機。這樣陪娃,家長也花了時間和精力,卻沒有讓小朋友感受到足夠的愛。

小孩子的心其實很敏感的,你有沒有認真陪他玩,他都能感受得到。大人們每天有很多事情可做,有工作要忙、有人際關係要應酬、也許還要追劇追星,可小朋友的世界很簡單的,他只想要好好玩,那我們為什麼不認真陪他玩呢。

11 月

我每次做決定的時候,彷彿鬼神附身。

所以,我很容易後悔,因為當時做決定的不是我啊,而是被鬼神附身的我。11 月新工作正式轉正了,轉正其實不過是一個正式點的流程,發生在我入職 6 個月普通的一天,我不需要做什麼決定。那天,同事發現我有一根白頭髮了……

我在 11 月做過很多不那麼正確的決定,談不上錯誤,至少不算好。

12 月

2018 年終於過去了。

2018 年好像發生了很多大事,足以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對我而言,這只是人生中的某一年又過去了。很慶幸今年堅持寫日記,所以能在年末的時候回憶起這一年的許多故事。

今年其實也過得還不錯,好像多長一歲,看事情也更通透些。有些事情不必太較真,想想你不算長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好像都在努力解決問題,時間久了,人就會疲。但別忘了你的一生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存在的,想想 3 年、 10 年、30 年以後的你,有些問題壓根就不需要解決,直接無視就好。

2019,你好呀。

感 謝 每 個 來 初 色 的 人

今年到此就结束了
今年到此就结束了

我既沒有希望也沒有絕望,每天寫上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