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微信的技术来了?

4月8日上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举行线上发布会,共同发布《5G消息白皮书》。

在资本市场,和5G相关的概念自然受到了热捧,纷纷抛出“RCS概念掀起涨停潮!完整概念股名单出炉!”的炒作,和RCS相关的概念股也迎来一波上涨。

取代微信的技术来了?

受到此次概念的影响,中国A股市场的RCS概念股爆发。梦网集团、北纬科技、神州泰岳、海联讯、彩讯股份纷纷涨停。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RCS的概念。但是我们今天不是来荐股的,而是要提醒大家借着热点炒股存在着高风险,投资选择需要谨慎。

今天跟大家讲讲什么是RCS,RCS技术未来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是什么?RCS热潮之下,谁会受益?

丨RCS的前身:SMS短信

要说到RCS技术,首先就要提到最早的短消息业务SMS了。SMS标准最早是1982年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提出的,在1992年开始了商业化部署,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普及,短信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开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总计发出了创纪录的9000亿条短信。尽管短信业务增长很快,但是,手机从按键机、翻盖机进化到苹果的触屏机这个过程中,SMS技术本身的功能其实没有太多发展,功能非常单一,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每条短信160个字符的限制。

而RCS技术就是为了取代SMS而诞生的。

最早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在2008年制定了RCS的国际协议标准。但是一直没受到太大关注。2018年,也就是10年后,Google宣布已经跟全球主流的手机运营商采用了RCS协议,Google还取了一个更简单、更大众化的名字:Chat。

在RCS方面,美国是抢先一步的。如今Chat在安卓系统里已经可以使用了,英国、法国、墨西哥和美国的安卓用户都能够使用谷歌提供的Chat聊天服务了,而不需要运营商的支持。

取代微信的技术来了?

RCS界面


RCS的优势是什么呢?不管是我们日常用的微信、QQ,还是Whatsapp,都是需要单独安装一个app的。然而app实质上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至少需要用户有下载、注册、设用户名、换头像等几个动作才能使用,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升级,而且不能进行跨应用的交互。而RCS短信是开放的,你会发现一切障碍几乎都没有了,你要实现社交需求的时候,无需注册,也不必下载,只需有个手机号码就可以了。可以说开放性、便利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目前中国实行的手机全实名制机制,其安全性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RCS成为了信息服务的标配,对企业客户来说也是价值巨大的。2017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针对企业用户发布了MaaP标准(Messaging as a Platform,消息即平台),为的就是实现构建消息即服务、消息即应用、消息即连接。企业能向用户发送基于RCS的消息,如业务订购、业务查询、订单查询,企业不需要开发第三方的app来适配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了,直接就可以对接到运营商的在网用户,这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收益。

取代微信的技术来了?

RCS可完成所有app的操作

理论上讲,微信这些社交app上有的功能,RCS短信全都可以实现。你会发现,所有原本在APP中才能做的事情,在RCS短信中都可以做到。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比如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位置信息等,还有原本在APP中才能使用的服务功能,像航空公司的订机票、选座,各种商品的在线购买、支付、退换货,都可以实现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号直接完成,为什么要安装一个第三方app呢?在这些齐全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兴趣爱好的群组和社区团体会出现,更别说公众号的内容生态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那么问题来了,取代微信,RCS真的可以实现吗?

在4月8日的发布会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纷纷表示团结一致发展RCS技术的决心,并且呼吁产业链各方一起共同打造5G消息生态圈,升级手机用户的消息服务体验,提振信息服务的行业应用价值。

在《5G消息白皮书》白皮书中里面提到:“中国运营商愿意将先期的探索实践经验,与全球运营商分享,共同建立全球5G消息生态,促进全球5G消息业务繁荣。”

这句话怎么理解?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运营商规划的蓝图。

三大运营商的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利用RCS+5G技术,打造一个产业平台,把各行各业的app业务集中自己手里。

在之前,类似的尝试有微信的小程序,初衷都是自己成为一个“超级接口”,帮助其它客户打造自己的业务。小程序把很多功能和业务都集中在一个app上,比如很多微商或者简单的业务,不需要自己开发app,利用小程序就可以了。但是因为用户习惯、平台限制等种种因素,微信的小程序还没有达到全民普及的程度。

而在三大运营商规划的蓝图里,他们似乎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比如,用户不需要在每一个app上注册,你的手机号就是自动生成的身份验证标配。由于5G网络高宽带的特性,不需要下载app客户端,用户能够更便携地接入,享受RCS提供的各种服务。

运营商的梦想,那就是打造标准、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你要与朋友联系,用RCS;你要卖商品,用RCS;你要订机票,用RCS;你要创业打造自己的业务,找RCS;你要开发企业内部系统,找RCS;你要分享娱乐视频,找RCS......而用户加入的越来越多,商家和第三方企业就可以把整套系统放在RCS上,运营商、行业用户、终端厂商都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就会带来生态系统的繁荣。

在发布会后,各大手机厂商包括华为、小米、三星、OPPO都表达了支持。小米手机表态“后续将在所有5G机型支持5G消息”。三星称,基于运营商最新规范开发5G消息业务,计划今年内对5G手机全面支持。OPPO强调会从用户出发普及5G技术及相关应用。

丨热潮下的冷思考

未来看起来十分美好。加上RCS概念股的涨停,很多人看到了投机的机会,觉得颠覆微信的新技术已经来了。但是今天我们劝大家要冷静。如果要进行长期的价值投资,炒概念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手段。

热潮为什么要冷静?因为RCS技术如果要繁荣,甚至说在未来取代微信,面临着消费端、终端厂商以及整个行业生态的挑战。

消费端很好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固定的微信聊天、app订票的模式,要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带来长期稳定的服务体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市场教化过程。

终端厂商端也存在着阻碍,这里主要是指行业客户、开发者。他们对RCS技术和业务仍不熟悉,存在着较高的开发门槛。虽然中国移动今天表态,为终端厂商提供高质量的RCS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以促进RCS终端的推广和普及,但是客户的接受度需要冷静观察。

最重要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生态。如果说短消息的发展靠简单的业务管理,而RCS技术发展的核心就要靠生态的打造。

全球科技投资人王煜全今年的得到5G讲座上,就提出关于5G生态建设的思考:未来有大量的问题是需要不光是每个企业去完成的,而且需要由企业生态协调者、生态的监管者,大家一起来研究。

而RCS也是遵循相同的逻辑。虽然RCS的生态复杂度相比5G业务层生态要简单一些,但是要实现真正的落地应用,还会面临非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每个机构之间到底互相之间的职责怎么设定,互相之间怎么合作,怎么平衡,出了问题怎么去解决纠纷,规则如何能让每个人都遵守,是需要一起来推动的。

反观美国,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阻碍,其中就已经有一些问题和矛盾开始浮现出来了。Google公司从2018年起大力推动RCS,但是进展缓慢。而美国运营商:Verizon, AT&T, T-Mobile,Sprint在去年宣布在2020年合资成立公司 Cross Carrier Messaging Initiative,为的就是推动RCS标准化和普及。因为疫情原因可能会有推迟,但是可以预见的是,Google自己创立的RCS生态,要不要跟运营商融合、怎么融合,很多细节上都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的。

取代微信的技术来了?

王煜全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RCS确实是重要的技术升级,大刀长矛是打不赢制导导弹的。但RCS其实只是坦克,基于社交的信息交流才是闪电战。如果RCS得以顺利实现,谁会第一个打出闪电战来呢?到底是美国基于新的技术形成新的应用,重新杀入中国市场抢夺中国用户呢?还是微信或者是更新的中国企业基于中国市场上总结出的社会化通信的经验,整合了RCS技术,使得应用体验更上一层楼,从而彻底占据美国市场呢?我希望是后者,现在看后者的机会也确实大一些,所以中国的创业者们还是要好好关注一下RCS的。

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