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電氣:足夠低估但還不足夠優秀

投資最好的標的的既優秀又低估,但是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要麼是優秀而不那麼低估,或者低估而不那麼優秀的。所以會有兩種看法,一是合理估值買入優秀的公司,二是買入低估公司等待估值迴歸。這兩種投資方式都沒錯。但是公司是不是真的優秀,有沒有造假或者主觀認識錯誤;是不是真的低估,會不會存在價值陷阱,這些都需要再深入判斷。好在黑天鵝帶來的暴跌給了更低估買入的機會,投資的容錯率增加。今天就來看看低估而不那麼優秀的萬和電氣。看過《嚮往的生活》的話,應該對產品有一些印象。

萬和電氣:足夠低估但還不足夠優秀

行業的競爭情況

由於公司還沒有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地位,這部分也就簡單看下。

公司所在的廚衛電器行業是家電行業裡面除了空調外的第二塊肥肉,也是屬於完全開放競爭的製造業。PEST分析,燃氣熱水器行業發展的經濟因素還是城市化,產品向三四級市場下沉;電熱改燃熱帶來的經濟效應;燃氣熱水器技術提升,零冷水等技術帶來的舒適感。但是燃氣熱水器等產品不如空調的地方是,空調一戶可以裝多個,但是熱水器、集成灶等一戶一般一個,而且換代週期更長。

公司的燃氣熱水器產品的競爭對手有林內、AO斯密斯等。公司雖然1/3的收入為出口銷售,但是多為代工。內銷的毛利率達到42%,外銷的僅17%。說明在國際競爭上還沒有優勢。公司另外一小半收入是廚房電器,有集成灶、淨水機等產品,但是在國內還不屬於第一梯隊。毛利上只有25%,不如熱水器的42%。

公司在燃氣熱水器領域屬於國內龍頭,連續15年市佔率國內第一。競爭優勢自然是規模效應,渠道、技術和品牌上面也有一定優勢。

公司的情況分析

公司是家族企業,十大控股股東除了一隻基金,也多為個人,目前還是從創業一代向二代的過渡中,在公司治理上可能存在問題。但是在分紅上面還是比較慷慨,5年平均分紅率達62%。

財務上面看公司只有幾百萬的長期借款,沒有商譽,淨運營資本在5個億。一個問題是利潤增長,但是營業收入在降低。要不是費用成本控制得當,要不是產品結構變化,高毛利的高端產品增長。我們看出主要還是營業成本的降低,說明公司在產品上還是向高端化發力。

萬和電氣:足夠低估但還不足夠優秀

另一個方面看,公司連續幾個半年度產品的毛利趨勢也是向上的,從追求收入總額向追求利潤質量轉變。

萬和電氣:足夠低估但還不足夠優秀

估值

萬和電氣近3年估值區間在11到27倍PE之間,目前12倍(節後開盤11倍)PE屬於低位,有一定安全邊際。

萬和電氣:足夠低估但還不足夠優秀

總結

萬和電氣的經營看起來在變好,但是很多方面還不符合我的要求,我家裡用的是AO斯密斯也無法親身體會萬和的產品,只是在暴跌中建立了很小倉位觀察。也沒有想到最近兩天還不錯,或許是有資金看上了這種外向型發展的公司。

注:以上僅為作者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