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导读

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

地铁的报站,过江轮渡的鸣笛,热干面的叫卖……听,这是武汉重启的声音,我们熟悉的武汉马上就要回来了。

4月8日,也就是明天,是武汉“开城”的日子,对于大多数武汉人,甚至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天,我们盼了好久,有理由激动,也有底气振奋,经历了生与死的挣扎、冰与火的洗礼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封城前的慌张,拐点前的绝望,解封前的期盼,从冷清重回繁华,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武汉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封城”:有人选择逃离,也有人选择逆行而上

从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发现一份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开始,拉开了新冠疫情整个事件的帷幕。

仅仅只过了4天,武汉卫健委官网就通报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追踪了121名密切接触者行医学观察,但这些数字并没有引起人们对病毒的恐慌,大家只是把关注点过多地转移到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上。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脏乱差的商铺环境,不清洗的下水道,还有贩卖的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画面惨不忍睹,华南市场因为其售卖活禽、野味等行为也曾一度被当局要求整改,但最终未能实施相关行动,一切因素似乎将这次疫情的源头指向了这里。

一传十,十传百,新冠疫情迅速恶化,直到1月20日左右,武汉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根本不给人留任何过渡期。

“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毫无预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1号通告。

“武汉封城”的消息,就这样突如其来,这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虽然一些配套的准备还不够完善,但无论对于防控疫情,还是稳定人心,大家对于这么果决的公共决策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暂时“封城”是当下明智的选择。

但这对于身处武汉的人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不少人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选择“逃离武汉”。

在从宣布政令到政令落地将近10小时的时间里,武汉发送旅客的客运量达到了29.96万人。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逃离武汉”,也不知道这些“逃离武汉”的人里面,有多少是被新冠肺炎感染的人,更不知道这些“逃离武汉”的人,会传染给多少无辜的人。

与他们恰恰相反的是,有一位已经回到老家准备过年的武汉护士得到封城消息后,害怕被隔离在家,毅然决然地决定赶在封城前回到岗位,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这场艰难的战斗中。而她,绝对不是唯一的逆行者。

封城后,还有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选择逆行而上,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就在这个举国共渡难关的非常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万名抗疫医务人员与家人暂别,连夜出征,援鄂抗疫。

而令那些“逃离武汉”的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封就是两个多月。

战“疫”:众人共克时艰,与时间持续赛跑

封城第二天,武汉紧急建设第二个“小汤山医院”,取名“火神山医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17年前的小汤山医院曾一度被认为是2003年国内非典疫情由严峻走向缓和的转折点,这一决定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8天时间,在14亿人的“云监工”下,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正式落成。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2月2日,火神山医院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2月3日,武汉开始开辟方舱医院集中收治轻症患者,武汉全城开展消毒作业;

2月6日,武汉召开动员会,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2月8日,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32个病区,1500张床位,收治首批确诊患者;

2月9日,“一省包一市”驰援湖北,41架包机同日抵达武汉;

2月10日,武汉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2月19日,武汉市交通管制升级,无特殊情况非抗疫车辆禁止通行;

……

武汉战“疫”,这是一场与时间持续赛跑的战役。武汉的防疫政策随着疫情的恶化也不断升级,日新增确诊人数在2月10日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回落,三位数,两位数,零。

在这场艰难的战役中,钟南山院士和李文娟院士又重回到我们的视线,如同抗击非典时一样,是他们又一次奋战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

1月18日,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乘高铁赶往武汉以来,两个月的时间里,医疗救治方案制定中有他,在科研攻关协调中有他,在省内、省际的远程会诊中有他,国际科技合作中也是他,钟院士几乎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还有忙碌的传染病学家李兰娟院士从打响疫情狙击战的第一天开始, 就曾庄严承诺:“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两个月的日日夜夜里,她一直与武汉同在,与最危险的“阵地”同在。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家国有难之时,除两位院士外,还有无数人在共克时艰,这或许是为什么当这场疫情在向全球蔓延,中国却在慢慢稳定的原因之一。

后来有中国研究者表明,中国以外很多国家的疫情爆发并不是由中国人引起的。武汉只是最早发现病毒的地方,并不是这次病毒的发源地,这也还了中国武汉的清白。

“重启”:解封不等于解防,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

春分节气过后,武汉的气温愈加暖了起来。

3月24日,湖北官宣了好消息: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除武汉外其他地区25日0时开始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其实在进入3月中下旬以来,武汉各部门已在为“解封”做各项准备工作:

3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武汉汉口火车站,对已关闭近两个月的车站开展全面消杀工作;

3月21日,在武昌火车站东广场公交站,50余辆公交车在进行集中消杀,为公交线路复线运营做准备;

3月2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市内跨区卡点一律取消,执行无疫情小区人员出入管理规定,逐步开通、恢复市内公共交通;

3月23日,保洁人员对地铁车站、地铁列车进行恢复运营之前的深度消杀,相关的设备设施维护同步进行。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两个多月,这里的人尝尽了世间悲苦,承受着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终于迎来能够走出湖北,春暖花开的一天。

国内疫情态势发展向好,可世界却被新冠病毒拉进了至暗时刻,截止3月25日,国外已累计确诊338341例,死亡15574例,全球超60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湖北能够重启,武汉能够重启,是多少名医务人员用生命换来的。

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有的因身处一线感染新冠肺炎殉职,有的因连日工作抗疫过劳殉职,我们缅怀他们,不应该只在清明节。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明天,武汉就要“解封”,但此时此刻,仍需提醒大家: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目前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依旧要加强自我管理,不扎堆,不聚集。

武汉,在二月用隔绝封闭耕耘,然后在四月收获春回大地。我们已经等来了武汉的短暂“胜利”,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在防控疫情上不断发力,等待中国乃至全球取得最终胜利的那一刻。

从冷清重回繁华,“封城”76天的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重启倒计时

➤ 被索赔50万!医生因疑难杂症“误诊”有过错吗?丨医眼看法

➤ 向美国民众“喊”出新冠病毒真相的人:新冠病毒到底有多狠?

➤ “民航总医院杀医案”罪犯孙文斌,今日被执行死刑!

➤ 手写道歉信!叫嚣“中国人出去”的外国人插队事件后续来了 | 疫情3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