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丨嶽冰

01

寫作圈裡的朋友都知道,新媒體寫作的小白,最容易踩的第一大坑就是涉嫌洗稿。

因為每個新媒體作者的起點千差萬別,很多初入新媒體的小白,事實上根本就不懂得,到底什麼叫洗稿。

初入新媒體,看到的很多素材,都是在不同文章中被反覆用來用去的,潛意識裡就會覺得,這些素材是可以複製粘貼到任何一篇文章中去的。

所以這個坑,一些新入行的新媒體小白,很容易無意間不小心踩到。

在我竭盡全力,完成第一部書稿的過程中,有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曾無意間踩過坑。

這個過程中,在兩位書稿編輯老師,耐心的循循誘導下,才一點點整明白了,什麼叫踩坑?什麼叫創作?

無比感謝我的兩位書稿編輯老師,感謝她們對我的真誠引導,讓我懂得了怎樣創作,懂得了潛心修行。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2

給大家講一件,去年我初入新媒體寫作時的經歷。

有一次在看完一部電影,需要寫文的時候,翻看了很多同素材的文章,那裡面就包括,作家彩紅姑娘的一篇。

她那一篇文章,對電影內容的各種描述呢,我認為是我看過的文章裡最好的,也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

結果我在用那個電影素材的時候,腦海中就按照彩紅姑娘的敘述風格,精簡了一下。

當我把這篇文章,發到我們共同的一個群,她點開一看就說,關於這個素材的敘述,和她的太相近了。

當時我就想,同一部電影,故事敘述要是不相近,那才叫不正常的,對吧?

所以我也毫不客氣,電影就是公共的素材嘛,大家都可以用的,對吧?

身為一名優秀的寫作大咖,我不知道她在網絡的那一端,是不是快被我這個嘛嘛都不懂,還敢這麼硬氣的新手小白,給氣到吐血。

但她卻很快保持了沉默,並沒有和我據理力爭,之後也沒和我有過任何計較。

我只是看見她,一篇又一篇的優秀作品,不停在大平臺上稿。

現在回頭去想,實在是慚愧不已。

那些真正比你牛的人,人家根本沒空搭理你,也根本懶得與你計較。

真正的牛人,都在集中精力,忙著趕路。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3

有網友講過自己經歷的一個故事:

有一年和老闆,在珠海過關去澳門的時候,被一個乞丐扯住。

乞丐身強力壯,一副不給錢不讓你走的樣子。

那個時候我23歲,年輕氣盛,頓時非常氣憤,和他倔住了。

我當時的態度是: 你這是搶錢還是乞討?你還這麼年輕,不知道自己去賺錢啊?就算你扯住了我,我也不會給你錢!

老闆發現我沒有跟上來,原路返回找到我。

他大致瞭解清楚後,和那個乞丐賠了個笑臉,馬上從皮夾裡掏出10元給了他,帶著我匆匆離開。

一路上,我有點悶悶不樂,老闆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是不是還為剛才的那個事情感到憋屈?

我說: 是啊,這種人就不應該慣著他,不能認慫,憋了一口惡氣,在心裡有點不舒服。

老闆對我嘿嘿一笑說: 和他糾纏下去,客戶還在澳門等著我們,耽誤了時間怎麼辦?你以後要記住一句話:

想做大事的人從來不會在爛事上面糾纏。

仔細想想,如果選擇和這乞丐糾纏,耽誤了時間,丟掉了客戶,損失的代價,遠遠超過這十塊錢,企不是因小失大?

所以你看,越是人生閱歷豐富的成功人士,越會遵循一個道理:將軍有劍,不斬蒼蠅。

不在爛事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做好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才可能收穫更加富饒的人生。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4

眾所周知,曾國藩的一生,遭受過不少的挫折和屈辱。

其中一件發生在咸豐三年,27歲的曾國藩到長沙做工部左侍郎,他立志要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可是長沙官場腐敗,土匪出沒張狂,強盜橫行霸道,士兵慵懶鬆懈,毫無紀律可言。

為了改變當時的狀況,曾國藩決定進行整頓,他開設了“審案局”,要求對於腐敗貪官、流竄土匪和橫行強盜殺無赦。

經過整治之後的長沙,雖然治安好了太多,曾國藩卻由此得罪很多人,因為他的整頓措施,損害到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就開始在背後使壞。

有一次曾國藩組織士兵出操團練,一個叫清德的趁機煽動眾人鬧事。

清德曾在戰場上臨陣當過逃兵,曾國藩就給皇帝上摺子彈劾,把這個鬧事的清德革職了。

結果其他官員更氣憤了,繼續教唆士兵鬧事,一群士兵還跑去曾國藩家裡,要用武器砍他。

當時長沙的所有官員,都等著看曾國藩的笑話。

駱秉章大人聞聲趕來,不僅沒有為他主持公道,還把那些鬧事的士兵都放了。

當時心灰意冷的曾國藩,不想再與這些爛事繼續糾纏,就去了偏遠的衡陽。

事情就在這裡發生了轉折,這裡成了曾國藩事業的起點,其組建的湘軍在他的領導下,開始如火如荼地崛起,這就是後來戰無不勝的湘軍隊伍。

急著趕路,不追小兔。

不在爛事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懂得養精蓄銳,整裝待發,才會有後來的蓬勃崛起。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5

人生漫漫幾十年,我們要經歷的人和事,數不勝數,其中難免會摻雜一些爛事。

不和爛事糾纏,專注於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才可能收穫真正想要的東西。

與其在爛事上浪費精力,不如腳踏實地成長自己。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可能讓人生更有底氣。

不在爛事上浪費精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