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比現代快遞還快嗎?又是如何兼顧速度和安全

在書籍或者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信息傳遞採用的八百里加急,那麼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是有多快?有人說放在現代,可能要比我們的快遞還要更快一些。

古代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各城之間傳送信息也只能靠馬,但馬是動物不是機器,長途奔波它會感到疲勞,體力和速度每天都會衰減,那要如何做到八百里加急呢?這就要靠驛站了。古代一般每相隔20裡就會設立一個驛站,如果是普通文件,那馬和人還能在驛站得到充分的休息。但如果是標有“加急“的文件,那就需要以每天至少300裡的速度傳遞,而最快的速度每天要能達到800裡。只靠一匹普通的馬是不可能日行800裡的,所以最快的方法便是,每到一個驛站就要換一匹快馬,中間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如此才能做到八百里加急。

古代八百里加急比現代快遞還快嗎?又是如何兼顧速度和安全

古代並不是什麼事都可以八百里加急的,一般只有皇家用來傳遞十分緊急的信息時才能下達八百里加急的命令,因為如此傳運是十分傷馬的。

古時候,各個朝代對一里的規定標準並不相同。在商周秦漢時期,一里大概在400米左右;隋唐明清時期,一里大概有550米左右。如果是拿400米計算,那八百里就有32萬米,也就是320公里;如果拿550米計算,就是440公里。我們現代開車,如果恆定時速每小時80公里,開400公里大概要花上5個小時,而古代用馬跑400多公里要花上一天時間,所以就速度和效率來看肯定還是現代會更快、更高效。

古代八百里加急比現代快遞還快嗎?又是如何兼顧速度和安全

不過這個速度對於只有馬這個交通工具的古代人來說,也已經算很快了。古時候需要加急的文件,大多數都來自軍方或者皇家關注的重大事件,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每年戰事連綿不斷,而打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比敵方提前知曉更多信息。所以一旦有緊急消息,都會用八百里加急運送,延誤戰機可是死罪。不過八百里加急雖然保證了速度,但對於馬來說就沒那麼好運了,而且資源有限的國家也沒有那麼多可以用來加急的快馬。

古代八百里加急比現代快遞還快嗎?又是如何兼顧速度和安全

困難總比辦法多,既然快馬不夠,那就可以縮短各個驛站之間的距離,普通馬只是耐力差點,多換馬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對於中原國家來說,每匹快馬都十分珍貴,如果經常讓快馬疲勞過度,可能會減少馬匹各方面的能力還有壽命,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八百里加急也不是天天都能用的。

古代八百里加急比現代快遞還快嗎?又是如何兼顧速度和安全

可能有人會問,八百里加急一般都是一個人,如何保證運送的安全性呢?山間劫匪都是為財,而加急的文件大多是重要的信息,所以劫匪一般不會觸碰這類東西。而且要是運輸財寶之類的東西那也快不起來,最好還是多請幾位保鏢比較靠譜。

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