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入學考試上聯"孫行者",一半考生交白卷,僅一人對出下聯

!推薦語:很多人都堅信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也是覺得讀書能夠讓以後的人生變好,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父母花費大精力去培養孩子,送孩子去各種的補習班,為的就是能夠讓孩子在高考上技高一籌;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學生卯足了勁去讀書,就是為了能夠邁入像清華這樣的高學府。一直以來清華大學都是中國最高的學府之一,從成立到現在,清華大學也為我國培養了無數頂尖的人才,有很多學子做夢都希望能夠跨進清華大學的校門,感受一下這個一流高校的氛圍,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座學校是很難考的。

清華大學的新生國文試題

從民國到現在,清華大學招生門檻從來都沒有降低過,這所學校匯聚的是中國最頂尖的人才,所以如果你進入了這所學校,那麼恭喜你,你也是眾多優秀人才當中的一個。但是如果你以為進入了清華這所校園之後,你就不用在繼續奮鬥了的話,那麼你就是大錯特錯。越是這種人才匯聚的地方,大家的競爭就越是激烈,為了能夠成為這所學校的TOP.1,大家都很拼命。在清華校園,也會有很多的老師出各種套路來刁難學生,為的就是想要測試一下學生的水平。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清華大學1932年新生入學考試的國文試題,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與那些天才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在那個時候,劉文典先生擔任清華大學國文系的主任,面對眾多的清華學子,劉文典先生想要出一份別開生面的國文試題,為了這個國文試題,劉文典先生也是做足了功課。為了增加難度和新意,劉文典先生當時還邀請到了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代替自己來擬定考題。當時這個陳寅恪正打算到北戴河去療養,臨時被分配了這麼個任務,臨危受命的陳寅恪先生為了這份"見面禮"也是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當時陳寅恪想著要出兩個有意思的考題。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陳寅恪先生所擬定的兩個考題當中,有一個是以夢遊清華園記為題寫一篇作文,另一個考題是對對聯,上聯是:孫行者。看到這兩個考題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對對聯要比寫作文簡單,因此很多新生都選擇對對聯。然而這個對聯並不是一般的對對聯,很多新生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像陳寅恪先生這樣的大教授又怎麼會出一些小兒科的題目來讓大家回答呢?看到這個孫行者這個上聯之後,有很多新生都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新生們的各種答案

有的考生就簡單的字面上的意思下了下聯,有的則是隨便應付,當然其中也有幾個很有新意的答案。等到考生們把試卷交上來之後,劉文典翻看了一下考生們的答題情況,面對孫行者這個上聯,有的人下聯寫的是豬八戒,有的人下聯寫的是牛魔王,還有的人寫的是紅孩兒。對於這一類的回答,最後通通都是按不及格進行處理的。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一看到孫行者這個上聯,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西遊記》裡面的人物,但是這個上聯怎麼可能這麼膚淺呢?所以回答《西遊記》這個名著當中的人物的都是沒有思考過的。陳寅恪先生看到那些直接回答豬八戒,牛魔王之流的學子十分不滿意,他覺得這些學生顯然是沒有仔細審題,除了這些膚淺的答案之外,有一些比較聰明的學生也想到了對聯的正反,平仄之分。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於是乎有一些人回答了祖沖之,王引之之類的答案,然而這些答案在出題者的心中也不能算是上上之選,這些答案只能勉強算得上及格。因為這些答案只注意到了對聯的基本模式,對仗工整之類的,之於整個對聯的語義,動詞都沒有注意到。直到後來看到一位考生答出了胡適之這個答案,才讓陳寅恪眼前一亮,"胡適之"才是陳寅恪先生最滿意的答案。

為什麼"胡適之"是最佳答案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這個答案就會讓人眼前一亮呢?這兩者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後來陳寅恪教授在回憶這一次命題的時候,把整個出題過程的心路歷程都講了出來。當初陳寅恪是在看蘇軾的"前生恐是盧行者,後學過呼韓退之",這句詩的時候才來了靈感。這兩句詩對仗工整,韓對盧是犬名,行對退,二字是步履動詞,者對之,二者是虛詞。蘇東坡的這兩句詩,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對仗文學的巔峰作品了,所以陳寅恪教授才想效仿此聯,出了一個孫行者。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之所以這個胡適之這個答案會讓人眼前一亮,是因為胡即猢猻,指的是猿猴,行者和適之也是相互對應的,因此這個答案成為了陳寅恪教授心裡面的最佳答案,而對出這個答案的周祖謨後來也成為了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相信看到這裡大家都會驚呼一聲中國的語言真的是太有魅力了,簡單的三個字就可以有這麼多種解讀。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其實語言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都只是存在參考答案而已,每個出題者都有自心目當中的標準答案,只要你去無限的靠近,自然會得到他的滿意。可能有的網友會覺得祖沖之這個答案要比胡適之更加的好。除了每個字對賬更貼切外,孫行者和祖沖之都是古代更有名氣的人,而胡適之本身就是當時本校的一名教授,雖然後世也有一定名望,但比起前者差距較大。假設胡適之不是一個比較知名的教授,而是一名普通的老師,豈不就不能作為下半聯出對了。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

總結:當然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對於陳寅恪教授而言,胡適之就是自己心裡的上選。從這裡我們明白了答案並不是只有一種,有的時候一條路走不通換另外一條,也許你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悟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變革,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

《西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